做實萬兆多維能力,5G-A產業協同邁向規模商用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隨着5G網絡規模化部署基本完成,移動通信產業正迎來代際升級的重要窗口期。作爲5G向6G演進的承前啓後階段,5G-A不僅在速率、時延、連接密度等基礎性能上實現躍升,更通過引入通感一體、無源物聯、星地融合、智能內生等新能力維度,推動網絡從“連接管道”向“智能服務載體”轉型。近日,在京舉辦的“第二屆5G-A萬兆網產業論壇”上全面呈現了我國5G-A在標準推進、網絡部署、應用孵化和生態構建方面的最新進展。

政策引導與頂層設計持續加碼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二級巡視員黃先瓊在致辭中指出,5G-A是構築未來數字基礎設施的關鍵支撐,具備“更高速率、更低時延、更強智能”的典型特徵。她強調,要深化網絡覆蓋,夯實底座支撐;堅持創新驅動,築牢產業基礎;拓展融合應用,激發倍增效應。她呼籲產業各界協同探索,共同開創移動通信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祕書長代曉慧表示,5G-A的蓬勃發展正加速萬兆時代的到來。當前,我國已初步構建起覆蓋芯片、終端、網絡、平臺與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重點行業示範項目有序落地,商業模式閉環正在形成。她特別強調,需進一步推動標準與產業應用的深度融合,以技術標準爲牽引,構建開放協同、國際接軌的產業發展生態。

地方實踐與區域創新成果顯現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李輝在題爲《錨定5G-A新賽道,以標杆實踐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中提到,北京作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已在5G-A網絡部署、用戶發展和融合應用方面取得顯著成果。他強調,5G-A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生態預演——通過在5G階段超前孵化6G級應用場景,可有效儲備未來能力,支撐數字化應用的規模化創新。

廣西壯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黃廣分享了“5G-A注智八桂”的區域實踐。截至目前,廣西已建成5G基站15.3萬個,其中8000個具備5G-A能力。在低空經濟領域,基於5G-A通感一體技術結合AI算法,已在1020公里邊境線實現低空安防監控,助力國家安全治理;在智能製造場景中,依託5G-A無源物聯技術,實現了近2萬平方米廠房的自動化物料盤點與智能管理;在信息消費側,南寧、柳州、桂林等地已爲用戶提供下行峯值達3Gbps的極致體驗。廣西還明確提出“十五五”發展目標:到2030年實現5G-A與50G-PON網絡全區規模覆蓋,推動萬兆小區普惠千家萬戶,算力基礎設施全面智能化。

技術融合催生新業態與新終端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程翔在《機器聯覺:AI原生的通信與多模態感知智能融合》主題演講中提出,6G將實現通信、感知、計算與AI的深度融合,而5G-A正是這一融合趨勢的試驗場。他提出的“機器聯覺”理念,旨在打破傳統通信與感知系統各自爲政的壁壘,通過預訓練大模型(LLM)與無線基座模型驅動智能體實現跨模態協同決策。該技術已在自動駕駛乘用車與無人物流車等場景中驗證其有效性,展現出巨大應用潛力。

在終端與應用層面,多位企業代表分享了5G-A與AI雙輪驅動下的創新實踐。當紅齊天研發總監黃偉超指出,5G-A高帶寬、低時延特性爲XR(擴展現實)內容的實時渲染與雲端協同提供了網絡保障,正在推動科技與文商旅深度融合。天鍵智能總經理關彬則明確提出:5G-A將成爲智能眼鏡從“手機配件”向“獨立智能終端”躍遷的關鍵支撐,賦予其獨立聯網、邊緣計算與沉浸交互能力。

產業倡議發佈,共繪商業成功藍圖

論壇期間,TD產業聯盟聯合多家產業夥伴共同發起“做實萬兆多維能力,加速5G-A商業成功”倡議,呼籲全行業聚焦三大方向:一是網絡智能化,推動AI原生網絡架構落地;二是能力精細化,按需提供差異化服務能力;三是場景多元化,深耕工業、交通、能源、文旅等重點行業應用。倡議旨在凝聚產業鏈力量,推動5G-A從“技術可用”邁向“商業可行”。

中國信通院、中國移動、北京聯通、華爲等單位代表也分別從標準制定、網絡建設、運營創新等維度分享了實踐經驗。中國信通院黎卓芳強調“標準與試驗雙輪驅動”的重要性;中國移動李男指出“新三樣”等新興業務正成爲5G-A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北京聯通楊鵬分享了AI賦能5G-A網絡智慧運營的創新模式;華爲李捷則提出通過新頻譜、新技術打造萬兆基座,以“網隨業動”實現彈性服務供給。

當前,5G-A已從技術驗證邁入規模部署與商業探索並行的新階段。本次論壇不僅展示了我國在5G-A領域的系統性佈局與階段性成果,更凸顯了“通智融合、通感一體、AI原生”等新範式正在重塑網絡價值。隨着政策支持持續加碼、區域試點不斷深化、跨行業協作日益緊密,5G-A有望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實現多場景商業閉環,爲6G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真正開啓“萬兆智聯”的新時代。(張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