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AI產業推進方陣”在京成立,推動“人工智能+”戰略落地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9月25日,在2025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期間,移動AI融合創新發展論壇同期舉行。論壇上,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依託於IMT-2020(5G)推進組和IMT-2030(6G)推進組,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聯合產業界多家領軍企業共同發起的“移動AI產業推進方陣”正式宣佈成立。該方陣首批成員共22家,包括信通院、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與科研機構,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爲、聯發科、小米、智譜等企業。

“移動AI產業推進方陣”的成立標誌着我國移動通信產業步入了通智融合創新與生態共建的新發展階段。

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領先的5G網絡基礎設施,截至今年7月底,5G基站數量達到459.8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11.37億戶,智能算力規模達到788EFlops。消費級AI應用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移動端AI應用月活用戶規模達6.8億,佔全網移動端用戶比例超過50%。

與此同時,消費級AI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熱潮,呈現AI應用和終端“雙輪驅動”的局面。截至今年6月,移動端AI應用月活用戶規模達6.8億,佔全網移動端用戶比例超過50%,其中DeepSeek,豆包等多款端側App月活用戶數破億。消費級AI新終端表現同樣亮眼,IDC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達到1,451.8萬臺。在移動通信網絡的有力加持下,消費AI正在快速融入人們的生活。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召開座談會,部署下一步行動,明確要求“促進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近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日益凸顯,爲加快推進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

國務院近日發佈的《關於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湧現一批新基礎設施、新技術體系、新產業生態、新就業崗位等,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使全體人民共享人工智能發展成果,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到2027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提升至90%。

儘管如此,移動AI在實現大規模應用的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技術挑戰,如端側設備算力不足、電池容量有限、難以支持AI大模型本地部署等問題。爲應對這些挑戰,“移動AI產業推進方陣”將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強化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的端管邊雲協同能力;二是發展低功耗、低時延通信能力的新型智能終端;三是推動高階AI應用如多模態數據通信在移動終端的普及。

該方陣將依託IMT-2020(5G)推進組和IMT-2030(6G)推進組的力量,整合產學研用資源,向國內外標準化組織提交相關產業訴求,並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產業發展建議。未來,方陣成員將聯合發佈涵蓋隱私保護、協同推理、實時視覺主動交互等領域的研究報告。

“移動AI產業推進方陣”的成立將進一步鞏固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推動國家“人工智能+”戰略的實施。通過移動通信與AI兩大產業的雙向奔赴,共同迎接移動AI時代的到來。(張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