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9月26日消息,記者從2025雲棲大會獲悉,中國超70%的能源央企已接入阿里AI。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石化、國家管網、國家能源集團和中國煤科等行業巨頭,其應用範圍已貫穿電力、油氣、煤炭等能源全譜系。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在“能源安全”和“雙碳”目標的指導下,能源行業對技術選型要求極爲嚴苛,尤其是作爲行業支柱的央企,紛紛選擇具有全棧AI技術的阿里雲作爲合作伙伴。
在電力領域,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這兩大核心企業,正率先利用AI應對新能源大規模併網帶來的電網穩定性挑戰。
國家電網發佈的“光明電力大模型”,被稱爲“電力知識最全、參數規模最大、專業能力最強”的千億級多模態行業大模型,由阿里巴巴提供從基礎大模型到AI開發平臺“百鍊專屬版”的全棧技術支持。作爲能源電力領域的“超級大腦”,光明電力大模型爲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促進新能源消納、做好供電服務提供支撐。經權威評測,光明電力大模型專業能力達到最高等級“卓越級”,已在電網規劃、運維、運行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與主流大模型對比,其專業能力平均高出15%。
南網廣東電網攜手阿里雲,將覆蓋全省超5000萬用戶的計量自動化系統全面升級爲全國領先的“計量大腦”。雙方聯合推出的計量設備AI指揮官,融合了電力智能體與通義千問,構建了由AI巡視、AI檢驗、AI運維、AI日報四大智能體協同的閉環體系,實現了從“被動運維”到“AI診斷+精準派單+主動預警”的跨越,使工單處置效率提升了8倍,故障自愈率達80%。
這股智能化浪潮不止於電網,在油氣、煤炭等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能源領域,阿里AI也已成爲核心生產系統的一部分。
作爲國家能源輸送的“大動脈”,國家管網集團依託阿里雲,構建了聯通超5萬公里油氣管網、上千家國內外資源商的開放服務及交易平臺。該平臺基於通義千問等大模型,建立了油氣行業專屬知識庫,實現了市場智能問答、報告自動生成等功能。通過AI智能推薦最優管輸路徑,使需求提報效率提升了60%,並能對資源緊急調運實現秒級響應。此外,平臺團隊已使用通義靈碼以提升開發效率。
中國煤科是中國煤炭工業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其太陽石礦山大模型和“曉悟”煤礦透明地質大腦已接入通義千問。其中,曉悟地質垂直大模型已在全國87%的千萬噸級礦井部署,將地質數據和專家經驗轉化爲動態知識庫,爲智能採掘與災害防治提供決策支持,該成果已入選國資委首批央企人工智能戰略性高價值場景。在本次雲棲大會上,中國煤科與阿里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雲計算和AI技術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建設煤炭行業人工智能基礎平臺。
“能源央企選擇阿里AI,是對阿里雲全棧式AI能力的認可。” 阿里雲智能集團副總裁、能源行業總經理吳明宸表示:“能源行業數智化轉型的目標是更安全、更穩定、更低碳和更高效。阿里雲將持續投入,打造最領先的AI基礎設施和最領先的模型,高質量地服務國家能源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