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一次開源11項核心成果 助力國家級AI平臺啓動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由國務院國資委統籌指導、中國移動牽頭運營的國家級AI開源開放平臺“煥新社區”正式啓動。作爲首批共建單位,中興通訊一次性開源11項核心技術成果,涵蓋大模型、數據集等,助力國產AI生態體系構建。

國家級平臺啓航 中興聚焦三大方向

“煥新社區”以“開源開放、協同創新”爲核心,通過開放算力集羣、共享模型資源、搭建開發社區,降低AI技術應用門檻,旨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產人工智能生態。

中興通訊憑藉40年通信技術積累與AI研發實力,成爲生態建設關鍵力量。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張萬春在啓動儀式上稱,將在模型創新、算力優化、場景落地三大領域深度參與,爲中國本土AI體系提供全鏈條支撐。此次開源的11項成果,包括6個自研大模型、5個行業數據集,形成覆蓋“模型-數據-工具”的完整技術矩陣。

11項成果解析 築牢生態根基

在開源的6個大模型中,NTele-R1-32B-V1電信大模型備受關注。該模型基於DeepSeek-32B-Distill架構訓練,僅用800個精心篩選的樣本(含400個數學問題與400個代碼任務),就在多項權威測評中表現突出。數據顯示,其在AIME2024測評中得分82.5,超越Qwen3-32B的78.75;在MATH500測試中準確率達95.2%,領先同類模型1-2個百分點。這種“小樣本高效訓練”能力,爲降低AI開發成本提供了新範式。目前,該模型的數據集已同步開源,供開發者用於模型優化。

針對多模態智能領域,中興通訊開源的7B-Curr-ReFT與3B-Curr-ReFT模型同樣引發關注。這兩款基於Qwen2.5-VL-Instruct微調的模型,採用獨創的Curr-ReFT訓練範式,通過“課程強化學習”與“拒絕樣本自我改進”機制,讓小參數模型展現出媲美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實測數據顯示,3B-Curr-ReFT在AI2D數學推理測試中準確率達83%,超越26B參數的InternVL-26B;7B版本在MathVista測評中得分92.2%,較基礎模型提升33.6個百分點。這種輕量化方案適用於智能終端、邊緣計算等資源受限場景。

同步開源的5個行業數據集覆蓋通信、數學、Code、視覺識別等關鍵領域,其中TFCE數據集整合中興40年技術積澱,包含1800餘個函數、917道Python題目,全面覆蓋4G LTE優化、5G網絡切片、6G信道建模等通訊核心技術應用場景,支持Simple到Parallel-Multiple的全場景函數調用評估,填補了全球電信領域函數調用測評的空白。

生態協同提速 共築本土AI屏障

此次集中開源的11項成果形成“模型-數據-工具”三位一體的支撐體系。在煥新社區平臺上,開發者可直接調用中興開源模型,利用配套數據集訓練,通過Curr-ReFT工具鏈優化,快速構建行業解決方案,有效降低了AI創新門檻。

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評價,中興通訊的參與體現了科技企業對國家AI戰略的深度響應,11項核心成果開源既強化了“煥新社區”的技術底座,也爲央企間的協同創新提供了範本。據悉,中興已與多家國產GPU廠商合作,推動開源模型與國產芯片深度適配,目前算力效率較通用方案提升40%。

張萬春強調,開源不是終點,而是協同創新的起點。中興將以通信技術爲根基,持續貢獻成果,與中國AI領域企業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技術生態。隨着“煥新社區”活躍度提升,其輻射效應正加速顯現,推動中國AI產業從“技術跟跑”向“生態領跑”跨越,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心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