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張陽】近日,國產工業大模型領域迎來重要里程碑,多款新型模型從概念探索階段迅速邁向深度應用實踐,標誌着我國工業智能化轉型邁入新階段。7月24日,國內權威第三方評測機構SuperCLUE發佈的中文原生工業大模型測評基準SC-Industry最新榜單顯示,北電數智旗下的“驕陽·工業大模型”一舉奪得綜合排名第一的佳績,引發行業內外高度關注。
SuperCLUE是行業權威的通用大模型綜合性測評基準,專注於中文大模型測評,立足中文語義環境與工業場景,充分貼合國內製造業的術語體系與應用需求,兼具了工業領域模型的通用性與可拓展性。此次發佈的SC-Industry榜單,不僅考察了模型在工業領域的通用性,還強調了模型的可拓展性,爲國產工業大模型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評價標準。
在本次評測中,北電數智的“驕陽·工業大模型”獲得了83.44分,綜合排名第一。特別是在“應用能力”綜合測評中,該模型以90.07分的高分領跑。
在細分維度上,“驕陽”模型同樣表現出色。在“工業數據分析”方面,該模型獲得90.38分,這表明其能夠高效處理表格類數據,提供深刻的數據洞察,爲工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持。而在“工業智能體Agent”評測中,該模型以89.97分的成績領先,展現了其在工業環境中的強大自主或半自主執行任務能力,有效優化工業流程,提升生產效率。
SuperCLUE在評測報告中指出,產業級應用能力已成爲區分工業大模型優劣的新分水嶺。“驕陽·工業大模型”憑藉在工業數據分析上的卓越表現,首次登頂榜首,不僅證明了國產模型在工業任務能力上的突破,也預示着在基礎能力趨同的背景下,工業數據分析與智能體表現將成爲拉開模型差距的關鍵因素。
據瞭解,北電數智之所以能夠在工業大模型領域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離不開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持續投入。公司以產業協同和技術突破爲雙輪驅動,一方面積極推動建立工業數據標準和開放協議體系,通過可信數據空間技術實現數據的安全共享;另一方面,重點研發場景化微調數據生成和複雜任務強化學習等核心技術,有效提升模型的行業認知能力。
目前,“驕陽·工業大模型”已成功構建起“精準的垂類認知、高質量數據治理體系、嚴格的合規可信管控機制”三大核心競爭力。這些優勢不僅體現了北電數智在垂類大模型領域的階段性研發成果,也彰顯了其依託北京電控深厚工業基因的差異化競爭能力。
據瞭解,“驕陽·工業大模型”將於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正式亮相,屆時北電數智將聚焦“AI+生產、AI+產品”等核心業務場景,分享該模型的創新能力和標杆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