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隨意取消訂單、快遞丟失怎麼辦?“雙十一”必看指南

隨着“雙十一”網絡促銷火熱進行,不少小夥伴看着賬單心疼不已。更糟心的是,還可能遭遇定金不退、訂單被取消、商品質量問題等煩心事。別慌,這份實用的網購指南來了!山東省消費者協會針對大家最關心的11個問題給出解答,助您維護合法權益,守好錢袋子!

一、網購未付尾款,定金能退嗎?

消費者單方反悔退不了,商家違約應當退!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分“定金”與“訂金”。定金具有擔保合同履行的性質,相當於您向商家作出的履約承諾。若您最終未支付尾款,則構成違約,商家有權不予返還。而“訂金”一般視爲預付款,交易未達成時可退還。“雙十一”預售多爲“定金”。若因商家原因(如缺貨、商品信息變更)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商家應雙倍返還定金。若您個人原因不想購買,可嘗試在支付全部尾款後,依據“七日無理由退貨”等規定申請全額退款(包括定金部分)。

二、商家單方面取消訂單,消費者能否索賠?

可以!商家行爲構成違約!

您下單並付款後,與商家之間的買賣合同即告成立。商家未經您同意單方取消訂單,屬於違約行爲。您可以要求商家繼續履行合同(即發貨),或主張賠償因此遭受的損失,如商品差價、優惠券損失等。

三、所有商品都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嗎?

並非如此!“七天無理由”退貨也有例外情形。

“七天無理由”退貨期限自您簽收商品的次日起算,退回商品應保持完好。但“無理由”不等於“無條件”,消費者定製的商品、鮮活易腐的商品、在線下載或已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交付的報紙、期刊等不適用該規定。下單前請仔細查看商品說明,避免退貨糾紛。

四、快遞運輸途中丟失或被冒領,找商家還是快遞公司?

第一時間告知商家,並協商退款或重發。

網購過程中,您與商家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係,快遞服務通常由商家提供。因此,商品在運輸途中丟失、被冒領,商家尚未完成貨物交付義務,構成違約,根據合同相對性,您有權要求商家負責處理,比如重新發貨或退款。商家承擔責任後,可再向快遞公司追償。

五、網購商品有質量問題該如何處理?

維權“三步走”:保存證據→聯繫商家→申請售後!

一是保存證據,拍攝商品質量問題處的清晰照片或視頻,保留訂單截圖、與商家的聊天記錄等。二是聯繫商家,及時向商家說明情況,提出退貨、換貨、維修或賠償等要求。三是申請平臺介入,若商家推諉塞責,可申請電商平臺客服介入處理,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商家必須依法承擔責任。

六、網購到假冒僞劣商品,可以要求哪些賠償?

不僅能退款,還能“加倍賠”。

網購到假冒僞劣商品,可以解除合同,要求商家返還貨款,並賠償商品或服務價款三倍的損失。如賠償金額不足五百元,則賠償五百元。若網購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可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爲一千元。

七、網購贈送的贈品有質量問題能否索賠?

可以!贈品同樣受法律保護!

商家宣稱“贈品不享受三包”等屬於無效格式條款。贈品作爲商業促銷手段,同樣應符合相應的產品質量標準。若贈品存在質量問題,您有權要求商家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或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八、主播承諾假一賠十,是否算數?

算數!主播的承諾就是“合同約定”。

主播在直播間作出的“假一賠十”等公開承諾,不是隨口說說,而是對消費者的承諾,是促使您購買商品的重要因素。一旦您下單購買,這個承諾就成了合同的一部分,對主播或其背後的商傢俱有法律約束力。若購買商品與承諾不符,您可以依據該承諾主張權利。注意保留直播間錄屏、訂單截圖等作爲證據。

九、先漲價後促銷,可以退差價嗎?

可以!此行爲涉嫌價格欺詐!

商家在促銷期間虛構原價、先漲價後降價等行爲,誘騙消費者進行交易,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涉嫌價格欺詐。商家構成價格欺詐的,您有權要求商家退差價,並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若協商無果,可向電商平臺或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十、網購信息被泄露該怎麼辦?

保持冷靜,先止損,再維權。

一是及時止損,立即修改相關賬戶密碼,解綁不常用的支付方式,避免財產損失。二是聯繫平臺,要求平臺覈查信息泄露原因,若系平臺或商家責任,可要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三是報警處理,若信息泄露導致被騙,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十一、網購糾紛案件管轄地在哪兒?

您有選擇權!

網購糾紛要是協商不成,需要打官司,在沒有約定管轄法院的情況下,管轄地您有選擇權。既可以向商家的註冊地或實際經營地的法院起訴,也可以向您自己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收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無需擔心商家異地問題,在家門口就能維權。

“雙十一”促銷活動雖然花樣繁多,但遇到問題千萬別慌!希望這份指南能幫助您明晰權利,識破套路,有效維權,讓您的每一筆消費都安心、放心!

(總檯記者 柴安東 李秉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