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嗦粉”本是休閒時刻,民警卻憑藉職業敏銳性識破詐騙套路,成功爲商戶避免數萬元經濟損失。2025年10月31日晚21時許,靖邊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武斌靈陪家人在新區“霸舌牛肉粉店”用餐時,成功阻止一起近期高發的“訂單詐騙”。
當晚,武斌靈剛落座,店主接打電話的內容便引起了他的注意。電話中,一名自稱“某學校主任”的男子提出次日訂購50份盒飯,還暗示後續可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店主在通話中難掩對大額訂單的期待。然而,多年的辦案經驗讓武斌靈立刻聯想到近期轄區高發的“訂單詐騙”案件。此類騙局中,騙子常僞裝成單位工作人員,通過外賣APP聯繫商戶,以大額訂單爲誘餌,後續再以“墊付食材款”“預付定金”等名義誘導轉賬,以此實施詐騙。
待店主掛斷電話後,武斌靈立即表明警察身份,向店主仔細詢問情況,明確提醒“這是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起初,店主對詐騙的說法半信半疑,擔心錯失生意。爲打消店主顧慮,武斌靈主動添加其微信,發送多起同類詐騙案例,詳細拆解騙子的作案流程。
原來,詐騙分子網上假裝訂餐,騙取店主信任,後提出讓店主在其推薦的廠家處代買其他牛排、佛跳牆等高價值的食材,並讓店主代付貨款。爲了讓店主充分相信,詐騙分子會索要店主銀行卡號,僞造24小時後到賬的轉賬憑證,至此店主就會深信不疑,代付的貨款便會被騙走。本案中,詐騙分子提出讓店主代買每盒980元的“和牛”牛排60盒,總金額近六萬元,且承諾會給店主以1200元每盒結賬,讓店主獲利一萬多元。
此次民警“現身說法”的舉動,不僅彰顯了公安幹警的職業素養與責任擔當,也爲商戶敲響了防範“訂單詐騙”的警鐘,讓安全防線在細微處紮根,讓反詐意識融入生活日常。

警方提醒:該類詐騙的核心套路可拆解爲“畫餅引誘→拖延鋪墊→墊付收割”三步,利用商家對大額訂單的渴望和信任漏洞實施詐騙。
1. 第一步:畫餅引誘,建立初步聯繫
騙子僞裝成高信任度身份(如學校老師、企業採購、武警軍人),以“團建、採購、演習”等合理場景爲藉口,拋出“大額訂單”誘餌,誘導商家添加其指定的“主管領導”社交賬號(企業微信/QQ),完成第一步引流。
2 .第二步:拖延鋪墊,降低警惕
騙子會圍繞“訂單”進行細節溝通(如詢問菜單、確認規格),用真實單位名稱增強可信度;再以“財務生病、審批流程慢”等理由延遲付款,讓商家爲了保住訂單逐漸投入時間和精力,增加“沉沒成本”,放鬆對後續要求的警惕。
3. 第三步:墊付收割,完成詐騙
這是核心環節。騙子以“訂單配套需求”爲由,讓商家代買“和牛、佛跳牆、帳篷”等高價物品,並承諾“可觀代購利潤”;同時提供虛假購買渠道和P圖付款憑證,謊稱“已轉賬、延遲到賬”騙取信任。商家向“虛假批發商”轉賬後,騙子立即失聯,完成資金收割。
最後提醒:所有要求私人轉賬、先行墊付的訂單,無論身份看起來多可信,都必須通過官方渠道(如單位公開電話、實地拜訪)覈實對方身份,避免踩坑。
來源:靖邊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