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
我喜歡晚上洗澡,洗去一天的疲憊,洗完渾身熱乎乎的,睡覺好舒服!
我喜歡早上洗澡,洗完整個人都清醒了,一整天都活力滿滿!
小帥
早上洗澡好還是晚上洗澡好?就跟喫豆腐腦喫鹹的還是甜的一樣,各有各的道理。
那究竟什麼時候洗澡好呢?我們來看看醫生怎麼說。
0 1
早上洗澡好,還是晚上洗澡好?
1. 早上洗澡:喚醒身體,更喚醒大腦
早晨洗澡更像一場“喚醒儀式”。從科學角度看,早晨人體體溫較低,溫水洗澡能讓血管適度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大腦接收到“溫暖信號”後,會更快從睡眠模式切換到清醒模式——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早上洗完澡,會感覺思路更清晰。
2. 晚上洗澡:洗掉疲憊,換來好睡眠
晚上洗澡就像給身體做“深層清潔”,洗掉一天的疲憊。尤其是睡前1~2小時洗澡,溫水能放鬆肌肉、舒緩神經,很多人洗完後會感覺眼皮變重,入睡速度都變快了——這也是爲什麼醫生會建議失眠人羣試試“睡前溫水浴”。
而且,對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晚上洗澡還能及時洗掉附着在皮膚上的過敏原(花粉、灰塵),減少過敏不適。
0 2
2類特殊人羣最好少在早上洗澡
1. 易疲勞的人:中醫看來,早晨人體陽氣初升。早晨剛起牀時,尤其空腹狀態最好不要洗澡,尤其是陽虛體質,怕冷、易疲勞的人,別在早上洗冷水澡。
2. 心血管不好的人:對於有心臟病史或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人羣,早晨洗澡要小心。
0 3
常見的洗澡壞習慣要避免!
水溫過高
南京市鼓樓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朱曉蕾表示,當洗澡時,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會受熱擴張,以便散熱,這使得大量的血液湧向皮膚和四肢。神經系統的“代償機制”無法迅速、有效地啓動(如讓血管及時收縮),從而導致血壓持續在較低水平。血壓突然降低,意味着對大腦的供血壓力不足,大腦暫時缺血缺氧,就會產生頭暈、眼前發黑的感覺。
建議:中老年人日常洗澡時,將水溫保持在38-40℃爲宜,採用“漸進式”淋浴,讓血管有一個適應過程。
時間不當
錯誤的時間,如飯後、酒後、運動後或空腹時洗澡,會給心臟帶來壓力。
飯後立刻洗,消化時會分流一部分血液,導致心臟供血不足。
空腹洗澡時血糖往往偏低,讓人更易頭暈乏力。
劇烈運動或酒後立即洗,可能引發血壓、心率劇烈波動,嚴重時可導致心悸甚至暈倒。
建議:洗澡應與喫飯、運動至少間隔一小時,飲酒者最好等酒醒後再洗。
洗得太久
南京市鼓樓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周映表示,長時間洗澡易使皮膚處於水合狀態,破壞皮膚屏障;而且長時間洗熱水澡使得人體耗氧量增加,在淋浴間這種相對密閉的環境容易缺氧。
建議:十分鐘左右。若洗澡間隔時間長的,可以適當延長洗澡時間,但不建議超過20分鐘。
洗澡過於頻繁
氣溫較低時,人體腠理閉合,陽氣內斂收藏,如果經常洗澡,易使人體內的陽氣外泄,風寒溼等外邪容易趁機侵犯人體而致病。
頻繁洗澡可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着涼感冒,甚至引起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建議: 冬季出汗少,一週洗2~3次即可。
浴室溼度過高
許多人洗澡時喜歡緊閉門窗,導致浴室內悶熱缺氧。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感到胸悶、心慌 ,心臟供氧不足會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
建議:保持浴室通風,如打開排氣扇或留條門縫,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潮溼的浴室中。
站立太久
長時間站着淋浴,會使下肢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淤積在腿部,使腦部供血減少,導致頭暈目眩,甚至暈倒。
建議:尤其是心臟不好者、老年人,備一個防滑浴凳,感到不適時可坐下休息,避免發生意外。
0 4
這6個時刻,再愛乾淨也彆着急洗澡
1. 飢餓/飽餐後,不立刻洗澡
2. 運動出汗後,不立刻洗澡
3. 喝酒之後,最好不要洗澡
4. 按摩拔罐後,不立刻洗澡
5. 感冒發燒時,不要洗澡
6. 臨近入睡前,不要洗澡
0 5
受凍部位可以直接泡熱水嗎?
堅決不可以!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醫生吉慧慧認爲,寒冷季節應注意局部保暖,手套、鞋襪不宜過緊 ,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熱水浸泡 ;另外,易受冷部位擦油脂類等保溼產品,以保護皮膚。平時,需要常進行局部按摩及溫水浴,以改善血循環。應加強鍛鍊與注重營養均衡,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
來源:南京市鼓樓醫院、南京市中醫院、人民日報、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