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大學開放日上,一款由浙大湖州研究院JetRob團隊研發的噴氣式飛行揹包,吸引衆多同學圍觀。
伴隨着一陣轟鳴,一名男子揹着一個“大包”,雙臂張開,只見他用力一蹬,竟飛到了離地近兩米的半空中,並穩穩懸停!

這還沒完,他隨即調轉方向,朝着遠處飛去,在空中打了一個來回,隨後,他緩緩降低高度,平穩落地,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這名男子是誰?揹着的“包”又是什麼來頭?
01
揹包由五臺噴氣發動機提供動力
極限速度可達100公里/小時
視頻中的男子是JetRob團隊的機械系統與試飛工程師焦博靜,他介紹,這款噴氣式飛行揹包主要由五臺噴氣發動機提供動力,使用時,雙手各操縱兩臺,背後還有一臺,揹包的油箱位於兩側。
這款飛行揹包自重31公斤,加滿油總重爲46公斤,可持續載人飛行三至五分鐘;目前能在海拔1500米以內的地方進行近地表低空飛行,在杭州這樣的海拔,可以離地飛到兩米多的高度;其理論極限速度能達到100公里/小時。

“這套飛行揹包的研發持續了三四年,飛行測試用了兩年,它是我們飛行最熟練、最成熟的一套。”焦博靜驕傲地表示,“目前,我們能做到隨時隨地把揹包拿出來飛。”

焦博靜介紹,想要操作這款飛行揹包,需要在有一定上肢力量的前提下,通過肢體運動控制飛行。“飛行揹包確實需要進行教學培訓才能安全、順利上手,就像學騎自行車,都需要一個過程。”

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下了“揹包的發動機噴火,使用者會不會被燒到”的疑問。對此,焦博靜解釋,只要操作正確,熱氣會迅速朝外噴射,不會燒到人,也看不到火焰。
有人問,在空中是什麼感覺?焦博靜回答:很驚喜,因爲看到的都是別人看不到的視角,俯瞰的感覺很奇妙。”

△此前,焦博靜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上空展示飛行揹包。
焦博靜透露,這套飛行揹包目前主要應用於應急救援、特種作業等場景,處於小批量生產階段,後面還會進行優化調試。
他補充說,未來這套裝備未必只提供給人類使用,人形機器人也可以駕馭,甚至可以代替人類,飛到更危險、更艱難的地方執行任務。

02
中專生逆襲成試飛工程師
未來想嘗試全家在空中飛行
焦博靜從小癡迷飛機、太空相關的書籍,工作後更是一頭扎進飛行器研究。中專學歷的他,曾在電視臺做過設備維修員,憑藉多年積累的動手經驗與創新思維,焦博靜一步步彌補了學歷的短板,成爲了一名機械系統與試飛工程師,把“想飛”的念頭化爲現實。

焦博靜坦言,國外研發載人飛行器的時間早,進展也比較快。“但我們已經趕上來了,未來機器人飛行,一定會超過他們。”
焦博靜的妻子戴琳作爲助手,爲他進行實驗輔助和測試。“他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在我眼裏像英雄一樣,遲早會被人看見!”如今,焦博靜和他的飛行揹包火了,戴琳也準備訓練上臂力量,之後也嘗試“背上包飛天”。
焦博靜說,等兒子再大一點兒,“肯定要試試全家人在空中飛行。”
一家人在空中飛行的場景,聽起來像極了科幻電影。但對他們來說,或許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就能實現。
總檯記者/信任 林侃 湖州臺
部分內容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