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正大量上市,一男子喫到搶救!醫生緊急提醒

眼下又到了橘子大量上市的季節,酸甜的滋味讓人一喫就停不下來。不過在盡情享用這道美味時,可得留神了:近期杭州醫院接診了不少高鉀血癥患者,一問原因,竟都和喫橘子有關。腎內科專家提醒:這類人羣喫水果要謹慎!

41歲的李先生(化名)是一位腎病患者,已有六年病史,常年規律透析。上個週末,李先生和家人外出遊玩時,看到路邊攤位上擺着渾圓飽滿的橘子,一看就讓人口齒生津,便忍不住買了幾個嚐嚐鮮。沒想到不知不覺間,他就下肚了四五個。沒過多久,李先生就出現了胸悶、心慌的症狀,家人見狀,連忙將他送往餘杭區第二人民醫院。

檢查報告顯示,李先生的血鉀高達7.4mmol/l(正常值:3.5-5.3mmol/l),被診斷爲“高鉀血癥”,隨時會有心臟驟停的可能。經過及時地血液透析、降血鉀等搶救治療,李先生最終轉危爲安。

普普通通的橘子

怎麼還會引發生命危險呢?

餘杭二院腎內科負責人陳國對介紹:“腎臟是血鉀調節的重要器官,而慢性腎病和透析患者則需要藉助藥物和透析才能排出體內多餘的鉀。李先生之所以會因喫橘子送醫,是因爲他腎臟的‘排鉀閥門’失效,一旦大量攝入橘子等富含鉀離子的食物,鉀就會在體內蓄積,進而引發高鉀血癥,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就可能危及生命。”

陳醫生還補充道,“每年都有不少因爲喫水果導致高鉀血癥的患者,不過大家不用慌,這些患者原本就有腎病基礎。對於沒有腎病的健康人而言,當他鉀攝入量增多時,腎臟排出去的鉀也會相應增多,從而保持一個平衡。”

應該如何控鉀?

血鉀控制的核心是飲食控制,因此我們要在飲食上下功夫:

1.少喝湯

尤其是菜湯和肉湯,不用高湯或肉汁拌飯。

2.科學選擇水果

每日水果攝入應適量,以蘋果、水蜜桃等低鉀水果爲主。

3.優選白開水

日常飲水應以白開水爲主,避免飲用果汁、茶水等含鉀飲料。

4.蔬菜處理去鉀

烹飪前將蔬菜切小塊後浸泡、焯水,可減少部分鉀含量。

5.慎用低鈉調料

低鈉醬油、低鈉鹽(通常以鉀代替部分鈉),長期服用容易造成血鉀升高。

讀懂腎臟的求救信號

當您的身體出現下列異常情況,請及時就醫:

1.浮腫

身體浮腫是腎臟病的常見症狀之一。典型表現爲晨起眼瞼浮腫、久坐後雙腿腫脹(按壓後凹陷超過10秒)。

2.尿液異常

血尿(尿液呈洗肉水色或濃茶色)、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細密泡沫,且久久不能散去)、夜尿增多。

3.食慾不振

若患了腎病,體內毒素排泄不暢,也會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

4.皮膚瘙癢

腎功能下降時,毒素堆積、血磷升高和鈣代謝紊亂會刺激皮膚神經,引發全身瘙癢(尤其背部、四肢),普通止癢藥無效。

5.全身乏力

腎臟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會導致貧血,加上毒素堆積抑制細胞代謝,患者常感到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走平路都氣喘。

資料/餘杭發佈、天天看餘杭、餘杭區第二人民醫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