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一男子僞裝成“商界精英”四處行騙,被判……

你以爲是“天賜良緣”

殊不知“騙你沒商量”

你以爲是雙向奔赴的“愛情”

殊不知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福鼎一男子就將自己包裝成了“商界精英”

四處行騙

案情回顧

在互聯網時代,社交軟件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9年初,林某駿在網絡社交平臺上認識了卓某,還將自己“包裝”成家庭經濟優渥的證券公司經理,隨後在日常聊天過程中,林某駿漸漸地騙取卓某信任,二人繼而從普通網友發展成了親密的戀人。這段看似美好的戀情,其實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2019年至2023年間,林某駿接二連三編造出各種看似合理的謊言,向卓某索要錢財,從需要投資股票到開辦紡織廠消防驗收不合格需要找關係,甚至編造出父母非法經營六合彩被抓需要找關係、發生交通事故需理賠等理由,一次次套取卓某錢款。在此期間卓某前前後後共籌款1539198.31元全部給了林某駿,卻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騙局之中。

後經卓某催討,林某駿共計返還1372333.17元,但是在林某駿的哄騙下,卓某又代其償還給他人錢款22000元。此外,林某駿故技重施編造其任職的公司因財務人員貪污,造成資金短缺,工資暫時無法發放的事由,慫恿卓某通過微信付款的方式從商家處套取錢款給林某駿使用,共計騙取卓某款項17956.4元。綜上,卓某被騙錢款合計206821.54元。

孔某、雷某經卓某介紹從而結識林某駿。期間,林某駿編造其公司開設賬戶需要用錢的事由,騙取孔某100000元,編造其父母非法經營六合彩被抓需要錢款繳納保釋金、做關係以及其父母生病需要治療費用等理由,騙取雷某錢款共計47000元。林某駿在不具備償付能力的情況下,先後編造證券開戶需要錢款、手頭緊需要資金週轉等事由,騙取羅某165500元。經過三人催討後,林某駿償還部分錢款。綜上,林某駿騙取孔某錢款78000元,騙取雷某錢款30366元,騙取羅某錢款145500元。

福鼎法院認爲

林某駿以非法佔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共計460687.54元,數額巨大,其行爲已構成詐騙罪,林某駿針對詐騙卓某12000元,詐騙雷某30366元的犯罪事實表示自願認罪,依法予以從寬處理;其雖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但到案後未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依法不認定爲自首,遂依法判處被告人林某駿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80000元。

福鼎法院提醒

“完美人設”別輕信,身份覈實是關鍵網絡交友時,若對方短期內迅速打造“高富帥”“白富美”“金融翹楚”等完美形象,且主動拉近關係,一定要提高警惕。

涉及金錢要清醒,情感不能當“籌碼”在網絡上以“投資”“應急”“找關係”“代還債務”等理由索要錢財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被情感衝昏頭腦,更不要輕易轉賬,避免因“戀愛腦”遭受財產損失。

“熟人介紹”不放鬆,證據留存要及時:即便對方是熟人介紹認識,也不能完全放下戒備。在與對方交往過程中,若發生金錢往來,要注意留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借條等相關證據,一旦發現對方存在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最大限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網絡雖爲大家提供了便捷的交友渠道,但也潛藏着不少風險。希望大家增強法律意識和防範意識,在享受網絡交友便利的同時,守護好自己的情感和財產安全,不讓騙子有機可乘!

來源:公信福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