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的一個上午,浙江某地一家企業。
年近50歲的女工孫某紅(化名)被喊到傳達室門口。來找她的,是兩名身穿便服的浙江上虞公安民警。
孫某紅一臉狐疑,直到對方喊出了她的乳名。
孫某紅瞬間僵在了原地,臉色煞白——29年來,那段她試圖忘卻的回憶,又一次浮現在她的腦海中。
時間回撥到1996年,上虞百官龍山公園發現一具無名女屍。受當時條件所限,死者和嫌疑人的身份一直沒有查明,成了“懸案”。
上虞公安供圖
直到今年,所有的疑團才被解開。女工孫某紅正是該案最後一名犯罪嫌疑人。
8月1日上午,浙江上虞警方向潮新聞獨家披露了這起“懸案”偵辦的始末。
懸案
事情要從那一年的11月5日說起。
早上6點多,龍山公園有市民在登山晨練。快要爬到山頂時,一位李大伯突然發現,山路旁邊的灌木叢裏有一團牀單,走近一看發現牀單蓋着一具屍體。
接到李大伯的報警,民警很快趕到現場。
死者是一名年輕女性,年紀在25歲左右,體型肥胖,現場還有一把榔頭。
上虞公安供圖
經過現場勘查,警方判斷,死亡原因是被人用鈍器多次擊打頭部,導致開放性顱腦損傷。
當時,上虞警方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於當年的客觀條件限制,始終未能查明死者和嫌疑人的身份。
唯一的線索是,死者生前曾在山腳一家小旅館留宿,與她同住的還有一男一女兩人,案發當晚已匆匆退房離開。
警方調取了旅館入住登記的身份信息,發現留下的均爲假身份。
就這樣,案件陷入了僵局。
上虞公安供圖
追查
死者是誰?兇手又是誰?29年來,上虞警方一直在尋找着答案,始終沒有結果。
今年3月,轉機終於出現了——在又一次對現場遺留物證的提取中,上虞警方發現了死者當時所穿的褲腳上有一處細微的痕跡物證。
經過比對和進一步排查,終於確定了死者的身份。
她叫王某,1972年出生,來自貴州遵義。辦案人員輾轉貴州、廣東、上海等省市,明確王某生前曾夥同他人,在江浙一帶騙婚。
殺害王某的,是她生前的同夥嗎?
很快,辦案人員有了猜測,圍繞她的社會關係展開調查。
第一個懷疑對象是她當年的男友邱某,然而王某遇害時,邱某已在溫州被判刑,尚在服刑期間。
不是邱某,又是誰?
警方又先後排查了20多名可疑人員,其中一個叫李某的男子引起了辦案人員的注意——案發前,他一度與王某關係密切。
不過,這個李某已在2000年因故意殺人,在貴州老家被執行死刑。
辦案人員又趕到貴州遵義,調閱了大量和李某相關的歷史卷宗,發現他所涉的幾起故意殺人案,作案手法和王某遇害時很相似。“我們基本可以肯定,李某就是當年倉皇逃離的那名男子。”
如果男的是李某,那麼女的又是誰?
告破
在貴州當地,辦案人員又展開了大量細緻的走訪。
有同鄉人提供線索,1996年7月,李某曾帶着一個年輕姑娘去了浙江,姑娘叫“孫小雪”,是李某的表妹。體貌特徵與當年案發時旅館老闆娘描述的情況基本吻合。
“孫小雪”的家位於遵義的一個偏遠山村。辦案民警立即聯繫當地派出所和鄉鎮,但“孫小雪”查無此人,線索又斷了。
民警不放棄,接連來到村裏轉了幾天,終於打聽到有一戶人家,當年確實有個叫“小雪”的小女兒,曾跟着隔壁村的表哥去了浙江。“小雪”是小女兒的乳名,她真名叫孫某,她的那位表哥,正是李某。
到這裏,所有的信息都對上了。
經過進一步研判,警方發現,孫某早已漂白了身份,用“孫某紅”的名字在浙江某地定居。
於是,上虞警方趕到浙江某地,便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上虞公安供圖
對於當年的事,孫某紅供述稱,李某因感情糾紛,把王某騙到山上,將其殺害。
當年案發後,她跟着李某又在國內多地流竄,繼續從事着騙婚詐騙的行當。直到1999年,李某因殺害了自己的妻子被老家警方抓獲,她纔跟李某分開,獨自回到了浙江,不久便更名“孫某紅”,結婚生子,還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這20多年來,她很少回老家,也從未和身邊的親友說起過自己的過往。
但每到夜深人靜時,她總會失眠,還經常做噩夢,又特別害怕雷聲。
她和民警說,29年前的那一幕,她一直忘不掉。
目前,孫某紅已被上虞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潮新聞記者 楊雲寒 通訊員 陳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