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火鍋固然美味
但烹煮過程一定要留心
否則很有可能病從口入
來自湖南的強伯(化名),因爲喫了一頓海鮮火鍋,不料卻出現了眼黃、疲乏、食慾減退,上醫院一查,竟是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
28日是世界肝炎日。福建醫科大學吳孟超紀念醫院(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肝病內科常務副主任、重症肝病科主任高海兵提醒,部分甲肝是由於喫到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沒有煮熟的海產品,預防關鍵在於把好“病從口入”關。
強伯今年60多歲
前陣子到福州女兒家探親
女兒特地請他到店裏
喫了一頓沿海城市特色
——排檔式海鮮火鍋
看着琳琅滿目可以自取的海鮮,來自內陸城市的強伯驚歎不已。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他卻變成了“小黃人”,不僅小便黃、眼睛黃,而且食慾不振,噁心想吐。就診家附近醫院後,查出了感染了甲肝,醫生建議轉到孟超肝膽醫院治療。
“我們追問病史,判斷就是那頓海鮮火鍋惹的禍。”高主任介紹,因爲缺少喫自助式海鮮火鍋的經驗,強伯在烹煮過程中,可能沒有將各種海鮮徹底煮熟就喫了,因此感染了甲肝病毒。
高海兵主任介紹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青少年最易感染。該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最主要的方式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水、海鮮,特別是生食貝類等,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
從臨牀表現上看,甲肝多爲急性發病,典型病例發病初期常有乏力、厭食、噁心、嘔吐等症狀,隨後出現黃疸,小便深黃,皮膚鞏膜黃染,甲肝病人還可能出現腹瀉、肌肉疼痛、咽炎等症狀。
不過,無需擔心的是,甲肝和乙肝、丙肝不同,大多數患者及時診治可以完全康復,不轉爲慢性,極少數纔會發展爲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該如何預防甲肝?
高海兵主任提醒
甲型肝炎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強,在60℃的水中,可存活一小時。而當水、食物被加熱到100℃時,幾分鐘就可以將甲型肝炎病毒全部殺死。
所以預防甲型肝炎其實很簡單,關鍵在於飲食衛生,尤其是避免生食或未熟透的食物。要做到海鮮徹底煮熟; 生熟食分開處理;勤洗手;不喝生水。
此外,接種甲肝疫苗能大幅度降低甲肝的發病風險,青少年和常常在外就餐的人羣可考慮。
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林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