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網上買的是一隻二手奢侈品包,
收到的包裹裏竟裝着一隻LABUBU玩偶?
近日,上海靜安區檢察院對這樣一起“狸貓換太子”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合同詐騙案提起公訴。經檢察官耐心引導與釋法說理,被告人黃某在家屬幫助下,已向被害人全額退賠經濟損失。
13萬多買的奢侈品包變LABUBU?
黃某與王女士本是經營線下二手奢侈品店的同行,2024年底因經營問題,黃某選擇閉店並做起了微商。2025年1月,黃某在微信上找到王女士,提到手上有兩隻奢侈品包和一件品牌服飾的資源。在談妥價格後,王女士便向黃某轉賬13萬餘元。
然而,2025年2月,王女士收到了黃某的快遞,然而包裹裏裝的並不是先前交易說好的二手奢侈品包,竟變成了一隻LABUBU潮牌玩偶……
王女士聯繫黃某後,黃某則是輕描淡寫解釋道“發錯了快遞”,並在當天發給了王女士一張退款的網上銀行電子回單。
但,這張僞造的“P圖”被王女士一眼識破:“上面的阿拉伯數字金額和大寫金額不一樣,我個人賬戶也沒有收到這筆轉賬,明顯是假的!”
其實,這已不是黃某第一次欺騙買家。在這筆交易前,王女士就曾收到過黃某寄的一隻假冒奢侈品包。由於沒有通過鑑定,王女士當即寄回快遞,並要求黃某退款。但直至案發,黃某仍有部分貨款尚未歸還。
虛假轉賬的受害者不止一人
事實上,這如出一轍的騙術不止發生在王女士身上。
2025年2月,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接到彭先生報警,稱他和其他兩個買家也受到了黃某虛假轉賬的欺騙!
和王女士一樣,任先生也是一家線下二手奢侈品店的老闆,他與黃某交易始於2021年。“我們期間成功交易過幾次,沒有出過什麼問題。”
2025年2月6日,黃某拍照詢問任先生是否需要一款二手奢侈品包。因爲之前有過交易經歷,任先生放鬆了警惕,他查看照片中包的成色和細節後,以13萬餘元的價格與黃某成交。
就在任先生了解該包市場行情時,竟被同爲微信好友的王女士告知,該包就是已被鑑定爲假後退回的同一只!任先生找到黃某,黃某故伎重施,發送了一張銀行轉賬的電子回單,但實際任先生並未收到該筆退款。
而另一報案人彭先生則是被黃某利用已售出貨物的留存照片,通過無貨銷售的形式騙取13萬餘元。
連續實施欺詐共騙取54萬餘元
短時間內,黃某利用網上二手奢侈品交易信息差,以假亂真、無貨銷售、僞造憑證,對多位買家連續實施欺詐。2025年2月,公安機關受理報警後立案偵查。
2025年3月,該案以黃某涉嫌合同詐騙罪由公安機關移送至靜安區檢察院提請逮捕。爲精準認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目的,承辦檢察官在細緻審閱在案證據後,圍繞案件事實定性與取證方向提出多條補充偵查意見,包括進一步查清黃某實施犯罪行爲時的資金狀況、覈實涉案二手奢侈品包的真僞、追蹤黃某收取涉案錢款的實際去向等關鍵事項。
2025年6月,經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查明,黃某案發時在外欠款達數百萬元,其通過“賣包”騙取的貨款已被全部用於償還個人債務。同時,相關品牌方出具證明,確認案件所涉二手奢侈品包均非正品。
綜合全案證據,可以證實黃某既無合同履約能力,也未實施履約行爲,相關錢款用於非合同用途,具有非法佔有目的。經查,黃某騙取被害人人民幣共計54萬餘元。
2025年3月、6月,黃某在其家屬幫助下以現金加實物抵現的方式將貨款予以退還,全額退賠完畢,並取得被害人諒解。
2025年7月4日,靜安區檢察院以被告人黃某涉嫌合同詐騙罪向區法院依法提起公訴。7月25日,靜安區法院判決黃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來源 | 新聞晨報 記者 姚沁藝 通訊員 阮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