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女子陸某向男主播王某打賞178次、共計38萬餘元,單日最高打賞2萬餘元,雙方在聊天中以“老公老婆”互稱;此外,雙方還線下見面,陸某曾向王某轉賬14萬餘元用於王某買車,后王某將該款項歸還。後來,陸某得知王某已婚,且其配偶經常與其一起直播,覺得自己被欺騙,向法院起訴要求返還38萬餘元。記者注意到,王某在某平臺的兩個賬號目前共有90多萬粉絲。
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7月25日,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法院公佈這起贈與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法院認爲,王某刻意隱瞞其已婚身份,且刻意隱瞞同爲主播的案外人張某某系其配偶的身份,讓陸某錯誤地認爲王某系單身,存在建立戀愛關係的可能性,進而在王某的直播間進行了持續、高額的打賞。因違背公序良俗,陸某與王某之間的贈與合同無效。另外,陸某也有一定過錯。最終,法院一審判決,王某返還陸某13.5萬餘元。
女子打賞男主播38萬餘元
雙方以“老公老婆”互稱
2023年12月20日,女子陸某在某平臺觀看男主播王某的視頻及直播,併成爲好友。自該日起,陸某在王某通過賬號直播時,以在平臺充值獲得鑽石,再用鑽石購買虛擬禮物的方式向王某打賞。
王某在某平臺有兩個賬號。根據法院公佈的信息,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其中一個“笑傲某某”賬號擁有粉絲86.8萬,另一個賬號“笑傲某某.生活號”有粉絲5.8萬,其賬號發佈的主要是唱歌的短視頻。
截至2024年6月3日,陸某在“笑傲某某”直播間打賞消耗2817345鑽石(花費人民幣281734.5元),在“笑傲某某.生活號”直播間打賞消耗1057729鑽石(花費人民幣108772.9元),合計消耗3875074鑽石(花費人民幣387507.4元)。
其間,二人通過平臺及微信保持一對一私聊,以“老公老婆”互稱,王某主動邀請陸某添加微信,多次向陸某發送包含“謝謝我老婆啦,愛你哦,啵”“謝謝我的小兔兔”等曖昧的視頻或文字,同時二人在線下見面。
法院認定,陸某於2021年9月26日登記離婚。王某於2018年1月29日與案外人張某某登記結婚,於2024年10月21日登記離婚。
在庭審中,王某認可對陸某表明自己系單身。陸某與王某在庭審中認可:在2024年4月21日陸某線下轉款145000元給王某用於購買車輛,王某在2024年5月已將該款項歸還陸某。
另查明,案外人張某某日常也進行直播,陸某也曾對其打賞。2024年6月,陸某通過平臺向案外人張某某發送私信,內容包含王某同時與多名女性保持戀愛、王某是渣男等內容,案外人張某某表示與王某隻是同事、朋友關係,與其無關,自己什麼也不知道。
男主播隱瞞已婚身份
法院認定雙方贈與合同無效
法院審理認爲,陸某在王某直播時打賞,通過直播打賞的形式使得王某獲得了相應的利益,系贈與行爲。
法院認爲,王某刻意隱瞞其已婚身份,且刻意隱瞞同爲主播的案外人張某某系其配偶的身份,讓陸某錯誤地認爲王某系單身,存在建立戀愛關係的可能性,進而在王某的直播間進行了持續、高額的打賞。雖王某辯稱隱瞞已婚情況是爲了博得觀衆好感並無不當,但其該行爲明顯有悖於誠實信用原則以及社會公序良俗,對於該辯解意見不予採納。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二款之規定,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爲無效,因此,陸某與王某之間的贈與合同應屬無效。
法院認爲,王某作爲主播,雖然接受了陸某打賞的鑽石,但其無法直接佔有、使用、支配和收益,僅作爲一種記分符號評價主播流量進而向平臺索取報酬,王某的實際獲益僅爲收到的鑽石所對應價值的50%。最終,法院認爲應當納入返還範圍的金額爲193753.7元(387507.4元×50%)。
王某雖存在過錯,但陸某作爲成年人,也應當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對雙方的身份及關係發展有一定的心理預期和判斷,對自身資金損失的後果的發生也具有一定過錯,應當承擔相應責任。同時,陸某針對王某直播的打賞,其本人也獲得了相應娛樂以及賬號升級等體驗,法院酌情認定王某應向陸某返還的金額爲135627.59元(193753.7元×70%)。 綜上,法院一審判決,王某返還陸某135627.59元。
來源:紅星新聞、中國裁判文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