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速成月入2萬”?團播運鏡師走紅背後:高薪神話與真實生存圖景

近日,四川女大學生舟舟因爲三天速成團播運鏡師月入兩萬元意外走紅。她的運鏡直播間最高同時在線觀衆超過5萬人,流量是她拍攝團播舞臺視頻的20倍。

近年來,隨着團播形式的興起,團播運鏡師這一新興職業逐漸走入大衆視野。他們憑藉專業的運鏡技術,爲直播內容注入動態視覺魅力,成爲幕後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天速成,月入兩萬”的廣告語在各大平臺熱傳,讓這個新興職業披上了誘人的外衣。然而,真實的行業生態究竟如何?行業未來又將如何發展?連日來,潮新聞記者對話舟舟本人以及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試圖還原團播運鏡師行業的真實圖景。

舟舟(左)和她的團播運鏡師父。受訪者供圖

入行門檻:紮實基礎和過人天賦很重要

據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團播已成爲直播行業增長最快的賽道之一,預計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這一背景下,團播運鏡師作爲直播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市場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市場上合格的團播運鏡師嚴重供不應求。“我們團隊常年都在招聘運鏡師,但符合要求的應聘者不到十分之一。”杭州某MCN機構運營總監告訴潮新聞記者。

儘管網絡熱炒的“3天速成團播運鏡師,輕鬆月入2萬”口號極具誘惑力,但不少資深運鏡師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爲,這並非零基礎新手的坦途。

“這可能會對新手造成一定的誤導。”從業3年的資深運鏡師鄒傑告訴記者,“一個合格的運鏡師至少需要3-6個月的實戰訓練。”

團播運鏡師小袁入行則更早,如今已擁有自己的運鏡攝影團隊。他認爲,真正的“速成”,核心密碼在於:紮實的基礎、過人的天賦以及能喫苦的毅力。

“有天賦是最核心的。”小袁說,這體現在對穩定器的快速駕馭、舞蹈動作的深刻理解以及對音樂節奏的精準把控上,“優秀的運鏡師只需看幾遍舞蹈,就能設計並執行出效果出衆的運鏡方案。”

團播運鏡師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月入2萬”背後:這部分人佔比不到10% 

潮新聞記者通過走訪多家直播機構發現,團播運鏡師的薪資結構多爲“底薪+提成”模式。數據顯示:初級運鏡師月收入普遍在6000-10000元;中級運鏡師可達12000-18000元;頂級運鏡師月入可超過2萬元。

記者在國內一些招聘軟件上看到,成都與重慶市場底薪集中在6000-9000元,提成比例多爲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廣州市場底薪大多在6000-10000元區間內,部分公司還會採取“績效獎金+年終獎”的提成機制;北京、杭州等頭部市場底薪可能在一萬元以上。

杭州地區團播運鏡師崗位招聘信息。圖源:boss直聘

鄒傑和小袁告訴記者,他們平時月收入普遍在1萬上下浮動,收入波動更是常態。當下,“幹得多拿得多”纔是大多數團播運鏡師的真實薪資圖景。

爲了成爲一名優秀運鏡師,在火之前,舟舟下定決心花3000元參加了一個三天運鏡速成班。“入行第一個月工資到手僅有1600元,現在我負責兩個團的運鏡,一個團的底薪是8000元,加上提成,一個月有2萬多收入。”舟舟表示,運鏡師需求大但競爭也激烈,很多地方缺的不是運鏡師,而是好的運鏡師。

“收入差距主要取決於技術水平和接單量。”某直播平臺運營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頭部運鏡師確實能月入2萬以上,但這部分人佔比不到10%。”

值得注意的是,體能要求是這一職業始終繞不開的門檻。多位團播運鏡師反映,每天持續數小時的高強度拍攝,對臂力和腰腹核心力量都是極大考驗。“幾次高強度工作後,手部劇痛到需用藥膏和鍼灸治療才能緩解。”舟舟直言,業內普遍存在的腱鞘炎等職業病,也印證了這一職業的特殊性。

風口上的新職業:機遇與隱憂並存

關於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業內人士普遍持審慎樂觀態度。某投資機構分析師指出:“隨着直播行業規範化發展,專業運鏡師的市場價值將進一步凸顯。”

鄒傑的看法基於對行業多年觀察,他認爲近兩年直播市場持續升溫,資本加速佈局,“但整體市場遠未觸及天花板。”這一觀點得到小袁的認同,他認爲,行業仍處於上升期,存在可觀的發展潛力。

而舟舟則將當前視爲“重要的行業機遇期”。“目前打算先做下去,趁着這個風口還在,還沒過時。”舟舟直言,她從未後悔放棄原來的工作而選擇團播運鏡師,反而更多的是慶幸,“至於未來的職業規劃我還沒想過,我也不知道這行會火多久,走一步看一步吧。”

團播運鏡師舟舟。受訪者供圖

在技術革新方面,面對AI運鏡、智能跟拍等技術的衝擊,多數從業者表示無需過度擔憂。小袁特別強調:“AI在創意表達和臨場應變方面存在明顯侷限,難以完全替代人工運鏡的藝術性。”從業者們還認爲,現行政策主要起到規範引導作用,能推動行業良性發展,倒逼內容創新。

但機遇與隱憂並存。針對行業同質化困境,鄒傑認爲,破局關鍵在於構建“創意鐵三角”—— “只有當運營策略、舞蹈編排和運鏡技術形成深度聯動,才能打造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差異化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