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要來了,近十年最短!這份養生攻略請收好

最近是不是感覺“熱化了”?

沒錯!本週日

一年一度最熱的

就要到來了

具體時間如下: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8日

末伏:8月9日—8月18日

你有沒有發現

今年三伏天,總共只有30天

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

成爲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

“三伏天”到底是咋算的?

爲啥時長還會變?

三伏天的推算

依據的是干支紀日法

以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作爲初伏的開始

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末伏的起始

由於庚日的循環週期爲10天

這使得初伏和末伏的時長固定爲10天

中伏則可能是10天或20天

從而導致三伏天的總時長在

30天到40天之間波動

還沒到“三伏天”,

最近爲啥這麼熱?

近期

一場大範圍、高強度的高溫熱浪

正在影響我國

多地遭受高溫“烤驗”

河北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

氣象專家解讀原因

當暖氣團強大且控制時間比較長的時候

氣溫會逐漸增高

如果有冷空氣影響

配合水汽等其他條件造成降雨

高溫天氣會有短暫的停歇

夏季的降雨時段大部分爲早上或者晚上

降水時間很短

因此對高溫的影響比較小

三伏天被稱爲

“最難熬的日子”

但也是養生的好時節

三伏天養生做好“8個一”

一個溫度——26℃

夏季吹空調,較適宜的溫度爲26℃以上,室內和室外的溫差最好不超過8℃。如果溫差過大,很容易造成頭暈、口乾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適症狀,嚴重時可能引發中風等併發症。

一次步行——出汗

人的養生要適應大自然的規律,該出汗的時候得出汗。三伏天可以選擇“走暑”去,進行走路的慢運動,既運動健身,又能避暑養生。可以早晚走走,一般40分鐘2~3公里最合適。

一杯熱茶——補鉀

三伏天給身體補足水分還不夠,還得適當補點鉀。持續高溫時,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缺鉀,倦怠無力,精力和體力下降,耐熱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適量補鉀很重要。例如茶葉中富含鉀,喝茶不僅能解渴,還能幫助消除疲勞。

一碗豆湯——三豆湯

常有說法,“夏季喫豆勝過喫肉”,有一定道理。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溼,胃口不好,而大多數豆類都具有健脾祛溼的作用。

原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王玉梅推薦了三豆湯(赤小豆、綠豆和黑豆)。先將豆子泡幾個小時,然後用小火慢熬至三種豆煮爛,就做好了。

一個午覺——補精氣

“午覺不睡,下午崩潰”。夏季氣溫高,晝長夜短,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體消耗大,精力不濟。中午打個盹,補個15-30分鐘的午覺,能很好地恢復消耗的“精氣神”,讓下午有個好精力。

一杯溫水——小口喝

水別等渴了再喝,經常小口小口喝杯溫開水。建議每天喝水量最好多於1200ml

一份蔥蒜——“殺菌”

天氣炎熱,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北京潞河醫院營養科陸霜梅表示,喫些“殺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這主要是指蔥蒜類,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

這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生喫比熟喫的殺菌作用更強。

一次泡腳——保健

俗話說:睡前一盆湯,賽過人蔘湯。

泡足是一種自我保健方法。睡前熱水洗腳,能安神養心,健脾和胃,減輕苦夏的症狀。

策  劃:董亞青 劉瑾妍

統  籌:孫向向

文  字:米若莎 閆仕赫(實習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