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女子半個冰西瓜下肚引發中風!喫個“冰”竟然有腦卒中風險,醫生提醒……

夏天,許多人難以抵抗冰食物的誘惑,恨不得天天冰西瓜、冰飲料進肚才過癮。大量進食冰食物,可能會引起頭痛、噁心、嘔吐等,也就是俗稱的“腦結冰”,甚至可誘發腦卒中。日前,溫州市中心醫院就接診了一名年輕腦卒中患者,究其病因,跟喫冰西瓜有一定關係。

中招特殊類型腦卒中

28歲的吳女士因爲突發言語含糊、口角歪斜以及右側手腳無法動彈,前往溫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就診。根據臨牀表現,急診科醫生初步判斷吳女士是急性腦卒中。在快速完成了頭顱CT+CTA檢查,排除腦出血後,明確診斷爲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臨牀上,發病3小時—4.5小時堪稱黃金治療時間窗,通過積極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治療纔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搶救損失的腦細胞,改善預後。該院神經內科團隊在徵得家屬同意後,迅速爲吳女士進行了靜脈溶栓治療。治療過程順利,溶栓藥物使用後1小時,其手腳就能明顯上抬了。

腦卒中多發於老年羣體,這麼年輕就中招,讓該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何思思腦中打出了一個問號。“經過仔細詢問了解到,一到夏天,吳女士就特別喜歡喫冰的東西,冰奶茶、冰飲料成了她的日常飲品。有時候喫了之後,額頭會出現刺痛感,但往往幾分鐘就好了。”何思思表示,這其實是典型的血管痙攣表現,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腦結冰”。而真正的發病誘因是喫了半個冰西瓜,之後腹瀉,引發脫水,進而發生腦卒中,這就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環環相扣。她解釋,因短時間內大量攝入低溫飲食,導致急性胃腸功能紊亂,進而引發全身有效循環血量銳減,最終誘發分水嶺區低灌注性腦梗死。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腦卒中,多見於青壯年羣體。

夏天喫“冰”有講究

喫個“冰”竟然有腦卒中風險,那麼“冰”還能喫嗎?

“能喫,但得有節制。”該院中醫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周帆表示,夏天,陽氣浮在體表,體內陽氣其實相對偏弱,尤其是脾胃,就像夏天的土壤,表面曬得發燙,底下可能還帶着潮氣。冰的寒涼會直接“攻擊”脾胃陽氣,要是毫無節制地喫,脾陽受損,消化功能就會出問題,比如喫完冰就拉肚子、肚子脹,甚至沒胃口,這都是陽氣被傷的信號。所以偶爾喫點解解饞可以,但別把冰飲當水喝,更不能頓頓離不開冰。喫冰要遵循“小份、少量”原則,冰淇淋每次喫一小支,冰飲料一杯不超過200毫升,冰水果一次約200克。每週最多喫個兩三次,若是本身就容易拉肚子、手腳涼的,最好別喫。

喫的時候,要掌握三個小技巧,可幫助中和冰的寒性。

“緩一緩”再喫:從冰箱拿出來的冰品,先放5—10分鐘,等寒氣稍散再喫。冰飲可加一兩片生薑,或者滴幾滴檸檬汁,用辛溫、辛香的味道中和寒性。

少碰“加工冰飲”:自制的冰銀耳羹、綠豆沙比冰淇淋、冰奶茶更溫和。天然食材本身有一定的養脾胃作用,搭配蓮子、百合等,既能解暑,又兼顧養脾。

最好“小口慢嚥”:小口慢慢喫,讓身體有時間適應,減少冰品對脾胃的刺激。

周帆說,喫“冰”的時間也有講究。首先得避開早晨這個時段,早晨是陽氣升發的時間,就像太陽剛出來,突然潑了一盆冷水,陽氣升不起來,整天可能都沒精神。想喫冰,儘量放在下午3—4點,這時候陽氣最盛,稍微喫點影響不大。另外,不建議空腹以及運動後立刻喫。早上起來、飯前1小時別碰冰,空腹時脾胃“空轉”,這時候喫冰,寒氣直接傷脾陽,很容易拉肚子。而剛運動完,渾身冒汗,毛孔張開,這時候喫冰,寒氣會順着毛孔鑽進身體,不僅傷脾胃,還可能讓人頭疼、關節疼。運動後先喝半杯溫水,等汗落了、心跳平穩了,再少量喫點冰。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胡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