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背痛硬扛3天,心肌大面積壞死!這7種疼痛是心臟在求救

“就是肩膀後背有點疼,扛扛就過去了……”多少人有過這種想法?一男子就是因爲這樣“硬扛”,差點要了命!

最近,樊先生(化名)出現肩背疼痛,硬扛三天,到醫院時心肌已大面積壞死。醫生提醒:很多心梗患者發作前會出現不典型疼痛,左肩、後背、牙牀等部位“預警式疼痛”極易被誤判。

這些心臟求救的隱蔽信號,一定要知道↓↓↓

男子背痛硬扛3天

心肌大面積壞死

6月30日,樊先生睡覺時突發左側肩背部劇烈疼痛,他誤以爲是肩周炎發作,並沒有重視。硬扛3天后,他開始出現胸痛、喘氣、無法平臥等症狀,前往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爲急性前壁心梗合併心衰、休克。

接診的醫生表示,樊先生髮病已超過72小時,遠超心梗救治的12小時黃金窗口期,心肌壞死範圍大,併發症風險極高。醫生馬上爲其手術並疏通血管,5天后樊先生轉入普通病房。醫生表示,如果患者能在發病2小時內就醫,預後會更好。

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撥打120,並在120分鐘內到達醫院,儘早疏通血管。

醫生提醒:7種疼痛是心臟在求救

事實上,很多人在心梗發生前的幾天甚至幾周內會經歷一系列先兆症狀,這7種疼痛可能是心梗前兆,一定要及時就醫。

胸痛胸悶+大汗

胸部正中或者在胸部中間偏左部位出現疼痛,範圍至少一個巴掌大小。這種胸痛、胸悶像胸口放了塊大石或用膠帶纏了幾圈,還常伴有莫名的恐懼、焦慮感。

長時間噁心嘔吐

心梗發作時,心肌缺血可能導致胃腸道功能異常,出現噁心和嘔吐。這種噁心和嘔吐通常會持續一段時間,不會因爲進食或休息而緩解,有些人還可能會出現腹部不適或胃酸倒流的感覺。

嗓子發緊難受

咽喉部燒灼痛,感覺喉部發緊,可能伴有胸悶、憋氣、大汗症狀。

上肢和左肩痛

一般爲左側肩膀或者左側手臂內側出現鈍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無名指。

持續背部疼痛

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會放射到後背,出現持續的後背疼痛,女性相比男性更多見。

 上腹部疼痛

感覺“胃痛”或上腹痛,服用護胃或者解痙藥物無效,且疼痛與活動或勞力有關時,也應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

 牙痛或下頜痛

少數情況下,心梗患者會出現牙痛、下頜痛,且伴隨胸痛、肩膀痛、冒冷汗、瀕死感等症狀。這類牙痛與運動相關,患者處於靜止狀態時不痛,一運動就疼或疼痛不止。

預防心梗,這6件事千萬要少做!

熬夜:心臟過勞

長期熬夜打亂生物鐘,導致血壓波動、炎症反應加劇、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如同在心臟中埋下無數微小裂痕。

“三高”飲食:脂質沉積

高油、高鹽、高糖的飲食,加上菸酒刺激,促使血液中“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飆升。這些物質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這正是心梗的病理基礎。

久坐:血管變硬

缺乏運動使血液循環變緩,代謝廢物堆積,血管彈性下降,爲血栓形成創造了溫牀。

情緒:血管破裂

生活中要學會管理情緒,否則“氣到心梗”“氣到腦梗”並非誇張。

憤怒時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導致血壓急劇升高,可能引發血管破裂,如腦出血(高血壓患者尤其危險)。血壓波動易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心腦血管,導致心梗或腦梗。

情緒激動還可誘發房顫、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源性猝死。

吸菸:損傷血管

菸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物質。尼古丁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焦油會損傷血管內皮,讓血管變得粗糙,容易形成血栓;一氧化碳則會與血紅蛋白結合,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使心肌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應……長期吸菸,就像在血管裏埋下了一顆顆“定時炸彈”。

從血管內皮的微觀損傷,到急性心梗的突發風險,吸菸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貫穿始終。戒菸是一劑唯一不需要醫生處方的心血管“良藥”,卻能帶來最顯著的療效。

飲酒:誘發心梗

酒精會引起大腦興奮,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並誘使心律失常。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了該怎麼做?

一旦發生心梗,正確迅速地應對至關重要。

首先,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坐下或躺下,儘量保持安靜。這樣做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避免加重病情。同時,千萬不要自己硬撐着行動,比如想自己開車去醫院,這是極其危險的。

接下來,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描述清楚你的症狀,例如胸痛的部位、性質,以及是否有呼吸急促或冷汗等表現。在等待救援時,不要慌張,保持鎮定。

如果手頭有急救藥物,比如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明確自己不對這些藥物過敏,可以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服用。硝酸甘油可以幫助擴張血管,緩解胸痛;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但要注意,服用硝酸甘油時一定要確保安全,以防止因血壓驟降引起的暈厥。

心肺復甦術是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如遇患者突然倒地,判斷無呼吸、無意識後,應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抓住“黃金4分鐘”,搶救越及時,成功率越高。

爲了自己的心臟健康,建議平時要定期體檢,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高危人羣最好能夠建立一鍵呼叫緊急聯繫人,避免自己無力撥打急救電話,心梗的治療效果與送醫時間密切相關,越早接受治療,心肌損傷越小,生存率也越高。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號、健康時報、科普中國

總檯記者/彭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