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日從長沙市第四醫院獲悉
該院急診急救中心陸續接診了數名
被蜈蚣咬傷的患者
長沙市第四醫院中毒門診專家提醒
每年4月至10月是蜈蚣等毒蟲的活躍期
這些晝伏夜出的“危險分子”
常藏匿於陰暗潮溼角落
一定要小心中招
蜈蚣出沒,小心!
蜈蚣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潮溼、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如落葉堆、縫隙處、田野、路旁的雜草叢生處。近期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氣溫又高,蜈蚣出沒頻繁。而此時,人們穿着單薄,皮膚暴露面積大,一旦不小心靠近蜈蚣棲息地,很容易被咬傷。
長沙市民劉女士就不慎中招了!近日,她在收拾垃圾桶時,被蜈蚣偷襲了左手手背。劉女士用肥皂水仔細清洗後,再用絡合碘消毒,感覺自己急救到位,就沒有過多在意。可到了第二天,她的左手腫得像個包子,伴有刺痛感。
劉女士趕緊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急救中心就診。值班醫生立即爲其完善相關檢查,並給予了傷口消毒,抗炎、抗過敏及解毒等對症處理,劉女士的手才逐漸好起來。
被蜈蚣咬傷,咋辦?
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急救中心首席專家、主任醫師黃豔提醒市民,蜈蚣咬傷後的臨牀嚴重程度與蜈蚣的大小、咬人時注入毒液的量密切相關。因此,在遭遇蜈蚣咬傷時,不能掉以輕心,應儘快採取正確的救治措施。
保持冷靜,迅速脫離。被蜈蚣咬傷後,先別慌,劇烈運動或慌亂會加快血液循環,促使毒素擴散。正確的做法是儘快遠離蜈蚣所在區域,防止再次被咬。
沖洗傷口,中和毒液。立即用大量肥皂水沖洗傷口15~20分鐘,蜈蚣毒液呈酸性,肥皂水的鹼性可中和毒液,降低毒性。若沒有肥皂水,用大量清水沖洗也能稀釋毒液,減少毒液吸收。
局部冷敷,緩解腫脹。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咬傷部位,每次冷敷15分鐘至20分鐘,間隔1至2小時。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腫脹和疼痛,注意不要讓冰塊直接接觸皮膚,防止凍傷。
及時就醫,規範治療。簡單處理後,無論症狀輕重,都建議儘快前往醫院。若出現頭暈、呼吸困難、全身皮疹等嚴重症狀,必須立即就醫。
“一旦被蜈蚣咬傷,緊急處理傷口時切勿用嘴吸吮,也勿聽信偏方,立即就醫、對症治療是關鍵。”黃豔說。
來源丨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