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騎車突然暈厥倒地,路面將其背部燙出水泡,醫生緊急提醒:熱射病會致命

老人烈日下騎行突感天旋地轉,倒在地上,背部竟被滾燙路面燙出串串水泡,意識模糊命懸一線——這一切的元兇,是體溫飆升至40℃的致命熱射病。7月11日,極目新聞記者從協和東西湖醫院獲悉,經ICU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的“冰與火”生死競速,李爹爹(化姓)終於從鬼門關被拉了回來,目前仍在重症監護室康復中。

7月5日,李爹爹像往常一樣騎車外出,途中突感天旋地轉,全身冷汗淋漓,隨即一頭栽倒在地。路人發現時,老人已意識模糊、言語不清,四肢多處擦傷,更令人揪心的是,其背部皮膚竟被高溫路面燙出了水泡。情況危急,老人被120救護車緊急送往協和東西湖醫院。

急診室內,體溫計顯示的數字令人心驚:40.0℃!初步檢查確診李爹爹爲嚴重的熱射病,並伴有因摔倒導致的多發肋骨骨折。沒有絲毫耽擱,老人被火速轉入重症醫學科(ICU)。

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搶救即刻展開。重症醫學科負責人汪佳和徐哲醫師團隊早已嚴陣以待,冰毯機、冰水等降溫設備準備就緒。生死競速一小時後,好消息傳來:李爹爹的直腸溫度成功降至38.5℃的關鍵安全線以下!又經過兩小時的密切監護,老人緊閉的雙眼終於艱難睜開,恢復了意識。這“黃金一小時”內的有效降溫,爲後續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

重症醫學科負責人汪佳對此進行了深入解釋。熱射病是體內熱量“爆倉”的極端危機。在持續高溫侵襲下,人體的“恆溫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最終崩潰“罷工”,導致汗腺枯竭、心臟負荷劇增,體溫如同失控的鍋爐般瘋狂飆升。

“核心體溫一旦突破42℃,體內的蛋白質就開始‘凝固’變性;若超過50℃,細胞就如同被煮熟的雞蛋,數分鐘內即成片死亡,後果不堪設想。”汪佳強調,因此,確診熱射病後必須爭分奪秒,黃金一小時內將核心體溫降回38.5℃以下至關重要。否則,橫紋肌溶解、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將接踵而至。

汪佳提醒,中暑絕非小事,切莫掉以輕心。輕則表現爲頭暈、口渴、面色潮紅、大汗淋漓、四肢無力;重則可能惡化爲熱痙攣、熱衰竭,乃至最致命的熱射病,出現40℃以上超高燒、皮膚乾熱無汗、昏迷等直接威脅生命的險情。

他提醒廣大市民務必提高警惕,採取有效防護:儘量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的高溫時段外出活動;在大量出汗時,務必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鹽分);外出時穿戴寬鬆透氣的淺色衣物,佩戴遮陽帽、太陽鏡,使用防曬霜;室內注意通風,合理使用空調、風扇,空調溫度不宜設置過低,建議不低於26℃;高溫環境下作業者,必須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時間,避免長時間暴曬和過度勞累;隨身可攜帶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等防暑藥品以備急需。

若遇到中暑情況,請牢記急救要點:立即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迅速解開或脫去其多餘衣物;用冷水或溼毛巾反覆擦拭身體,重點冷敷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區域,並扇風幫助散熱;如患者意識清醒,可讓其少量多次飲用含鹽的清涼飲料;尤爲關鍵的是,一旦發現患者出現高熱(尤其超過40℃)、皮膚乾熱無汗、意識模糊、抽搐或昏迷等危險信號,必須即刻撥打120急救電話,爭分奪秒送醫!每一秒都關乎生死。

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屠鑫星 遊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