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德清鍾管派出所接到反詐中心預警:轄區居民潘女士賬戶異常,名下剛剛提取了5萬元現金,疑似遭遇詐騙。
派出所預警員沈學芳第一時間撥通了潘女士的電話。
電話那頭的潘女士語氣略顯緊張,只表示自己正在上班,錢是“要存到另一個銀行”。
德清公安供圖
大額取現再轉存他行?這個看似平常的理由,讓沈學芳心頭一緊。
他立即驅車前往潘女士所在的工廠。
在廠區見到潘女士後,預警員一邊進行常規的反詐宣傳,一邊細緻地觀察她的神情和言語。
當問及取現的具體用途時,潘女士的回答開始含糊其辭,眼神閃爍,反覆強調就是存錢。
而在潘女士的手機瀏覽記錄裏,警方發現,她剛剛搜索過“數字貨幣現金兌換”“外幣兌換內部渠道”等字眼。
德清公安供圖
再三追問下,潘女士終於說出實情。
原來,前不久她接到一個自稱“中間人”的電話,聲稱自己有“某局退休領導”介紹的內部渠道,可以用遠低於市場的匯率兌換外幣。
怎麼兌換?
先提取5萬元現金,再等電話,對方會指定時間和地點“祕密交易”。
對方還反覆叮囑潘女士“此事機密,不要聲張”,甚至要求她在交易後刪除通話記錄,保持單線聯繫。
被“內部渠道”和“優惠匯率”衝昏頭腦的潘女士,對此深信不疑,瞞着家人將現金取出並藏在了自己的汽車後備箱裏,就等着“神祕人”的下一步指令。
好在,警方的電話先打來了。
德清公安供圖
“這是典型的取現類詐騙手段!對方根本不會給你外幣,一旦現金被拿走,就再也找不回來了!”經過警方的提醒,潘女士重新把現金存回了銀行。
據德清警方介紹,像潘女士遇到的“外幣兌換”詐騙是目前比較新型的一種詐騙手段,正規的外幣兌換必須通過銀行等合法金融機構進行。“我們再次提醒大家,任何涉及大額資金操作,務必通過正規渠道,並多方覈實信息,如遇現金快遞交易,可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