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在雲南西雙版納,夜遊植物園看螢火蟲、逛星光夜市等特色項目十分火熱,爲遊客的夜生活帶來更多選擇。
當夜幕降臨後,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便會迎來一場自然奇觀——螢火蟲“派對”。林間草叢中螢光閃爍,宛如流動的星河,爲遊客帶來別具一格的夏夜“星光”體驗。
爲了滿足公衆對科學知識的需求,植物園還推出了可以識別物種的小程序,遊客用手機上傳自己夜遊時遇見的各類動植物照片,就能得到物種的詳細信息。
在西雙版納的星光夜市,入夜後也是燈火璀璨、人頭攢動,特色手工藝品琳琅滿目。
從白天到夜晚 景點新玩法讓遊客“留下來”
這個暑期,“科技感”和“體驗感”成爲各地旅遊線路設計的最新關鍵詞。許多景點從白天到夜晚都精心設計了多樣的體驗項目,爲夏日旅遊增添了新活力。
在江西滕王閣,迎接遊客的是由虛擬數字人王勃擔任的AI導遊。這位“AI王勃”不僅能講述滕王閣歷史,還能根據遊客喜好定製遊覽線路。在“AI王勃”的帶領下,滕王閣內的飛檐斗拱、碑刻楹聯彷彿被賦予了生命力。
在河南開封,遊客能坐船體驗“宋朝人的一天”。船上設有互動詩詞小遊戲,市內的八大景區通過汴河水道“串珠成鏈”,吸引遊客參與其中。
夜幕降臨,遊客在綿延10公里的遊船線路上,就能觀賞宋詞樂舞、古風舞蹈、雜技等多種表演。夜遊項目讓遊客從“到此一遊”轉變爲“住下來、細細品”,超過32%的遊客選擇在開封過夜。
體驗感同樣爲自然景區注入新活力。在河北白石山,遊客登上海拔1900米的懸崖,近距離感受壯麗雲海和嶙峋奇峯。剛投入使用的懸崖大蕩繩、雲中飛索等體驗項目,讓自然景觀化身探險樂園,遊客平均停留時間從原來的幾小時延長至一天以上,景區還專門推出夜遊項目。
去哪兒旅行統計顯示,遊客從“走馬觀花”向“深度體驗”的轉變,帶動多地景區體驗項目收入同比翻倍增長,增速顯著快於門票收入。遊客“留下來”還持續帶動土特產、民宿收入明顯增加。
夏夜千燈巡遊 來葛仙村感受星河入夢
上饒的葛仙村三面環山,整個村落依山傍水,頗有中國古典山水畫的意境。這個夏天每當夜幕降臨,當地以古畫《上元燈綵圖》爲藍本,村民和遊客們會一起舉辦熱鬧的“千燈巡遊”,再現古代節慶時分提燈夜遊的盛景。
夜幕下的葛仙村,千燈競放。從空中俯瞰,彷彿跌入了一場流動的星河夢境。由於村子建在山腳下,三面環山,所以燈海看上去並非機械式的排列,而是依山勢起伏、隨建築肌理自然流淌,將整個山谷染成一片錯落有致的光影畫卷。
衆秒閣光影變幻 水與火各色表演精彩紛呈
飛檐被金線勾邊,檐角懸垂着銅鈴的閣樓是整個光影畫卷的核心位置之一,也是葛仙村的地標性建築,叫作“衆妙閣”。
夜晚的閣樓成爲了光影的屏幕,流光溢彩的燈光聚焦在閣樓上不停變換,各式燈光造型呈現出不同的夜景畫面。火壺表演者通過手中閃轉騰挪的火壺,在夜空中揮灑出漫天的火星,爲遊客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水舞臺融合光影技術的水幕電影也正在上演,水柱隨音樂起舞,律動的光影和水幕巧妙融合宛若仙境。
青石小巷提燈巡遊 各地特色花燈別有情趣
除了欣賞夜色下燈火的璀璨,這個暑期,當地也以明朝古畫《上元燈綵圖》爲藍本,再現夜遊盛景,專門推出了夜遊主題活動——“千燈會巡遊”,可以讓遊客沉浸式體驗。
這座閣樓下是“千燈會巡遊”的起點,近百名巡遊者手提燈籠,帶領遊客穿行於葛仙村的青石小巷之中。大家手中的燈籠造型也是各不相同,它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比如有山西的轉花燈、河北滄州的盒子燈等。而每一種燈綵寓意也有不同。這款是迷你版的徽州“汪滿田魚燈”,它的寓意就是“步步高昇”。而旁邊這款看上去十分逼真,以蝦爲原型的“蝦燈”象徵着吉祥、紅火。還有一些燈綵則非常直接地將祝福寫在外殼上來表達美好的祝願。遊客如果對這些花燈感興趣,就可以自己拿着喜愛的燈,置身於巡遊隊伍中,沿途欣賞精彩的街市表演。
鉛山燙粉 燈盞果 山村特色美食不容錯過
暫時脫離隊伍,在街邊來上一碗當地特色的鉛山燙粉。這種經過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的米粉,配合大骨熬製出的高湯,再加上鮮嫩的肉絲、辣椒和胡椒粉,香濃醇厚。或者再喫上幾個燈盞果,這個包滿餡料,外觀酷似小燈盞的小喫,聽上去就和“千燈會巡遊”特別搭配。如果有愛喫甜食的朋友,也可以嚐嚐麻餈粿或蜂蜜糕,邊走邊喫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萬燈祈福 看浪漫煙花秀感受“手可摘星辰”
喫完美食一定跟上隊伍,因爲巡遊的終點“星辰廣場”不能錯過。當花燈就位,萬千油燈匯成祝福圖樣,遊客可以來到其中祈福祈願,或是登上這裏新建成的地標景觀“摘星樓”遠眺,一邊體驗“手可摘星辰”的浪漫詩意,一邊伴隨着遠處璀璨的煙花秀,留下一次難忘的夜遊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