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救人無數的援外醫生走了,年僅38歲……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能救一個是一個。”2025年6月15日,中國援坦桑尼亞醫療隊隊長張軍橋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理念和追求。

15日下午,一名坦桑尼亞女子在達累斯薩拉姆市海邊溺水。目擊者向記者提供的照片顯示,張軍橋在海中奮力託舉着落水者,不顧自身安危,對其展開施救。不幸的是,在落水者獲救上岸後,張軍橋因體力透支溺水,雖經搶救,仍不幸離世,年僅38歲。

2025年6月15日,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市海邊,張軍橋(左)在營救溺水的當地女子。

2025年5月18日,第27批中國援坦桑尼亞醫療隊隊長張軍橋在達累斯薩拉姆穆欣比利國立醫院留影。

2024年年初,張軍橋率第27批中國援坦桑尼亞醫療隊抵達達累斯薩拉姆,常駐穆欣比利國立醫院,開展麻醉醫療與教學培訓工作。

穆欣比利國立醫院是坦桑尼亞國家級醫院,設有多個手術中心,但長期面臨麻醉人手短缺難題。張軍橋生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曾表示,這種情況讓他意識到,“必須帶人,必須留下東西”。他從教學抓起,組織多場面向本地醫護人員和醫學生的麻醉技術專項培訓。在課堂上,張軍橋從不照本宣科,而是反覆示範、手把手帶教。在穆欣比利國立醫院坦桑醫護人員心中,張軍橋不僅是中國來的醫生,更是他們的“引路人”。

2025年3月21日,張軍橋醫生(右)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穆欣比利國立醫院的手術檯上工作。

2025年5月9日,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穆欣比利國立醫院,張軍橋醫生(左二)示範心肺復甦急救。

2025年5月25日,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穆欣比利國立醫院,張軍橋醫生(中)爲當地醫學生講課。

在援坦醫療隊隊員眼中,張軍橋對工作始終懷着敬業精神。作爲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自2009年參加工作以來,張軍橋先後榮獲“濰坊好人”“山東好人”“山東省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濰坊市見義勇爲先進個人”等十餘項榮譽稱號。

在坦桑尼亞工作期間,除了日常手術與教學,張軍橋還積極組織團隊前往該國其他地區開展義診活動,並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參加當地公益和志願服務,將中國醫生的大愛傳遞到非洲大地更多角落。

對張軍橋而言,治病救人不是壯舉,是日常。

6月15日是一個週末,張軍橋沒有穿白大褂,沒有站在急救臺前,但醫生的本能讓他義無反顧。在異國他鄉,他用生命詮釋了“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

2024年12月8日,張軍橋醫生在坦桑尼亞奔巴島參加義診活動時與當地兒童合影。

當地時間20日上午,穆欣比利國立醫院舉辦張軍橋醫生追悼會,300餘名醫院職工、坦桑民衆以及在坦華人前來憑弔。

哀悼會會場中央,鮮花環繞着張軍橋的遺照。照片中,他身穿綠色手術服,胸前印着五星紅旗,他微笑着,笑容真誠、溫暖。人們緩緩上前,鞠躬、告別,默默垂淚。

2025年6月20日,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穆欣比利國立醫院,人們在追悼會上向張軍橋醫生遺體告別。

6月8日,張軍橋在朋友圈寫道:“爲人民服務沒有國界。作爲一名走出來的中國醫生,我很爲我的祖國和我的職業驕傲,讓坦桑尼亞的同行們感受中國和中國醫生的力量 。”這是他最後一條朋友圈。

他是救死扶傷的白衣戰士

是溫暖人心的平凡英雄

更是跨越山海、播撒善意的和平使者

他用生命踐行了大愛無疆的精神

也用行動續寫着

中國和坦桑尼亞人民之間

最動人的友誼篇章

來源:新華社,記者:華洪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