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開車的朋友難免遇到這樣的狀況:道路通行條件良好時,一些車輛行駛速度卻明顯低於正常水平,讓人忍不住按喇叭或不得不變道行駛。超低速行駛的行爲也被稱爲“龜速行駛”,遭到很多駕駛人吐槽。“龜速行駛”會帶來哪些危害?什麼原因造成“龜速行駛”?一起了解↓↓
慢點開≠龜速行駛!
哪些行爲屬於“龜速行駛”?
下面是幾段最近在社交平臺遭吐槽的“龜速行駛”視頻↓
①一輛黑色小車一直佔用內側超車道,和身旁的大貨車並駕齊驅。幾輛小車被擋在後面急得直按喇叭,好不容易逮住機會,其中一輛小車才從它們之間超了過去。
②兩輛小車在前方沒有車輛的情況下,在高速公路並排行駛。後方車輛駕駛人在社交平臺吐槽稱,自己一度將車速降至每小時50公里,並且一直在閃燈,前車也沒有讓行。
③一輛白色小車佔據內側車道低速前行,兩輛小車試圖從右側超車,但是沒能成功。
當遇到惡劣天氣或擁堵時,司機慢速駕駛屬於安全需求。但“龜速行駛”與慢速駕駛不同,它強調主觀違法性,並非單純的“開慢車”。究竟哪些行爲屬於“龜速行駛”?
據介紹,超低速行駛一般包括兩種情形:
①車輛違反最低限速規定,即車輛行駛速度低於道路或車道限速規定。如在高速公路上,車輛以低於60公里/小時速度行駛,或者在多車道高速公路左側快速車道行駛時低於該車道的最低限速規定。
②車輛行駛速度與車流行駛速度不匹配,即在當前道路通行條件下,車輛行駛速度遠低於正常車流的行駛速度。
“龜速行駛”影響後車通行
易引發事故
交警表示,超低速行駛容易導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研究表明,當車輛行駛速度每降低10千米/小時,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約15%。“龜速行駛”行爲有時候還會造成危險。
日前,在莆炎高速江西廣昌境內的一處上坡路段,一輛貨車正常行駛時,不慎撞上前方同向行駛的貨車尾部,車輛嚴重受損。交警調取了前車的行車記錄儀,發現前車存在嚴重低速行駛行爲。
據瞭解,事發地點屬於長上坡路段。一些大車司機覺得油門輕踏能夠省油,所以往往在這樣的路段會減速。然而,這種行爲相當危險。
在高速公路行駛速度比較快的情況下,前方車輛緩慢行駛時,後方駕駛人往往難以發現其緩速行駛的狀態。容易造成後方車輛採取緊急制動或者避讓等措施,導致交通衝突或事故發生。
開車看手機、分心駕駛……
“龜速行駛”原因有哪些?
爲什麼經常會有“龜速行駛”的情況出現?駕駛人到底在幹什麼?來看上海警方公佈的幾段無人機拍攝到的“龜速車”行駛過程↓↓
上海警方無人機執勤時拍攝到的視頻顯示,邊看手機邊開車、分心駕駛是“龜速行駛”的主因。目前,上海市區內高架路已實現無人機自動巡飛全覆蓋,利用無人機賦能交通管理,對存在分心駕駛的“龜速車”違法行爲記錄處罰。
除了分心駕駛等違法行爲,駕駛人自身認知誤區和車輛性能狀況也是車輛“龜速行駛”的重要原因。
從駕考到交通規則
綜合治理“龜速行駛”
“龜速行駛”顯然已成爲交通安全隱患。目前,多地交管部門在節假日等出行高峯節點,利用收費站、服務區、電子顯示屏等滾動發佈超低速行駛預警提醒,並運用無人機巡邏,及時發現提醒超低速車輛。
專家表示,治理“龜速車”,首先要考慮從駕駛員培訓考試環節着手。在駕駛人培訓考試階段,要加強對最低限速、分車道限速的培訓和考覈,加強駕駛人對速度的認知。慢不一定等於安全,只有速度保持一致性,才能確保安全。
此外,相關部門還可以從細化規則制定等方面,綜合治理“龜速車”。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駕駛人安全研究部 劉一兵:相關部門可以嘗試制定更加細化的處罰標準。針對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有明確最低限速規定的,可以嘗試以低於最低時速10%、20%、50%作爲不同的分級處罰標準;對於造成道路擁堵的,予以記分處罰。
來源:央視一套微信公衆號綜合《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