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職工僞造證件42歲“提前退休”,被罰近40萬元

近日,廣東陽江公佈一批騙取社保基金案例。陽江市社保局提醒,對以欺詐、僞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將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並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提供虛假身份證“提前退休”

李某,1965年8月生,於2007年7月使用出生年月爲1948年8月的僞造身份證件和相關檔案資料辦理退休,經當時的勞動部門批准退休後,在社保經辦機構領取了養老待遇。

陽江市在覈查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疑點數據中發現,退休人員李某身份狀態異常,涉嫌提供虛假身份證件騙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

經查,李某騙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19.77萬元。李某對提供虛假身份證件騙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事實供認不諱,並退還了騙取的待遇。

同時,人社部門對李某作出行政處罰,罰處騙取金額二倍的罰款,合計人民幣39.55萬元,並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

提供虛假證明騙取待遇

2016年10月,劉某於家中病故,同月火化,但其家屬未及時申請辦理一次性死亡待遇。2020年6月,劉某家屬盜用他人火化證編號、死亡時間等信息僞造火化證,並提供虛假死亡證明,向社保經辦機構申請劉某的死亡一次性待遇。

陽江市相關部門在覈查死亡待遇疑點數據中發現,劉某家屬涉嫌僞造火化證騙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經查,劉某家屬多領劉某的養老金和一次性死亡待遇合計10.68萬元。劉某家屬對僞造火化證騙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事實供認不諱,並退還了騙取的待遇。

同時,人社部門對劉某家屬作出行政處罰,罰處騙取金額二倍的罰款,合計21.36萬元,並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

“針對違規領取的各項待遇,無論申領時間多久、領取跨度多長、追回難度多大,社保部門都會堅決追回多發待遇。”陽江市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欺詐騙保等行爲不僅會使市民無法享受正常的社保權益,還可能帶來巨大的法律責任。該負責人提醒廣大民衆,要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合法享受社保待遇,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8種常見的欺詐騙保行爲

1.通過虛構勞動關係,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鑑定意見等方式虛構社會保險參保條件,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

2.通過僞造變造年齡、特殊工種資料、勞動能力鑑定結論、職工檔案,或者冒用他人身份辦理資格確認或者申領待遇等,違規增加視同繳費年限、獲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條件,騙取養老保險待遇的。

3.通過謊報工傷事故,僞造或者變造證明材料等進行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鑑定,或者提供虛假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鑑定結論,騙取工傷保險待遇的。

4.通過僞造、變造就醫資料、票據等,或者冒用工傷人員身份就醫、配置輔助器具,騙取工傷保險待遇的。

5.工傷醫療機構、康復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通過提供虛假疾病診斷證明、住院記錄、病歷、報告、處方等就醫資料或者醫療費票據等,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或者幫助他人騙取工傷保險待遇的。

6.通過提供虛假信息、材料,騙取工傷保險專項費用支出、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的。

7.已重新就業、服兵役等喪失享受失業保險待遇資格條件,但仍通過虛假承諾等方式虛構事實進行資格認證,騙取失業保險待遇的。

8.其他以欺詐、僞造證明材料等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或者基金支出的。

來源|陽江日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