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雲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高速公路三大隊交警發現一男子在高速上邊開着智能駕駛邊睡覺,開車過程持續一個多小時,行程超過100公里,同時是超速駕駛,所幸沒有造成交通事故。雲浮公安交警提醒:輔助駕駛不等於自動駕駛,不能盲目信任、過度依賴“輔助駕駛”。
另據上游新聞報道,4月2日,江蘇的陳女士發佈視頻稱,她於當天搭乘順風車從江蘇南通市前往蘇州市時,發現司機在高速公路上頻繁脫手駕駛,有剪指甲、抽菸等行爲。陳女士回憶,當天她的行程超150公里,全程耗時約2小時。在途經G15瀋海高速時,坐在副駕睡覺的她被一陣剪指甲的聲音吵醒。“一睜眼,就發現司機雙手多次離開方向盤,正在剪指甲。”看到此情形,陳女士驚出一身冷汗。“脫手時間每次約20秒,待車輛安全系統發出‘滴滴’的提示音後,司機會短暫手扶一下方向盤,待聲音停止又繼續脫手操作。”
近日,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難引發了社會對輔助駕駛、智能駕駛的討論。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有安徽、江蘇、浙江的網友反映高速公路上出現了“前方佔道施工,關閉輔助駕駛”“高速路況複雜,慎用輔助駕駛”“關閉智能駕駛”等提醒標語。
多位網友發佈道路上關於智能輔助駕駛的警示標語。
近來,使用智能駕駛導致的事故也時有發生。
海南:
開啓定速巡航“歇一會兒”,剮蹭
2025年3月24日,S10山海高速五指山往保亭方向32km+300m路段。一輛白色小型普通客車在快車道行駛時,突然向左偏離方向剮蹭了中央護欄。保亭公安交警高速中隊巡邏交警接到報警後,立即趕往現場處理警情。
經詢問和調查得知,該男子自己開車開一段時間,習慣開啓定速巡航“歇一會兒”,結果放鬆了警惕,沒觀察前方情況,導致此次事故。
幸運的是,車上全員全程繫好了安全帶,未有人員受傷。該男子因未按照操作規範安全駕駛、文明駕駛,負此次事故全部責任。
湖南:
開啓“自動駕駛”打瞌睡,追尾
2025年3月19日凌晨3時許,包茂高速(北往南)2184km處,張某駕車在慢速車道行駛,因未及時觀察前方道路情況,徑直追尾了前方大貨車,所幸張某繫了安全帶沒有受傷。
駕駛人張某稱,他和朋友喫完宵夜後,疲勞狀態下仍強撐着駕車上了高速公路,爲了儘快安全到達目的地,他開啓了車輛的“自動駕駛”功能,然後打起了瞌睡。
行至事發路段時,“自動駕駛”系統未能及時識別並規避已經變道過來的貨車,張某也未能及時發現並做出反應,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民警對張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和安全教育,對其違法行爲依法處罰。張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安全駕駛知多D
自2022年3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 GB/T 40429-2021《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中,將駕駛自動化分爲五級,儘管名稱略有差異,但核心意義一致:0-2級均爲駕駛輔助階段,即“人機共駕”模式,駕駛員仍爲駕駛主體,系統僅起到輔助作用。當前車企所能實現的“智駕”還達不到無人駕駛安全級別,距離L5級的“完全自動”尚有較大差距。
輔助駕駛功能確實給駕駛人帶來了一定便利,但是過度依賴輔助駕駛會有以下弊端:
1.限制應變能力:使用自適應巡航後,駕駛員可能會對車輛的速度控制產生一定程度的依賴,降低了對路況變化的應變能力。
2.過分依賴系統:過度依賴自適應巡航功能,可能導致駕駛員的駕駛技能和反應能力下降。
3.系統故障風險:如果輔助駕駛系統出現故障,可能會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甚至引發車輛失控。
4.不適用於複雜路況:在夜間道路、交通擁堵、施工路段等複雜路況下,自適應巡航可能無法正常工作,或錯誤識別、誤判障礙物。在山路彎道較多的道路上,使用自適應巡航有一定安全風險。
5.駕駛員容易分心:駕駛員可能會因爲系統的自動化而放鬆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勞駕駛,從而影響對道路的觀察和判斷。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交警提醒:駕車切勿分心,如果開啓了車輛的輔助駕駛功能,也一定要時刻注意觀察路面情況,要全程保證自己對車輛的操控,不要過多地信任自動駕駛以及輔助駕駛的系統。進出隧道、施工路段,通過強光炫目、連續彎道、車道線模糊等複雜路段,請提前主動接管方向盤。安全,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時,警方提醒,當前“智能駕駛”“自動駕駛”技術已有一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駕駛人的駕駛任務強度,但無論是當前的技術條件,還是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都要求駕駛人集中精力,握穩方向盤,保持對路況的觀察,以確保遇到意外情況時可以隨時人工控制車輛。請廣大駕駛人吸取事故教訓,勿盲目信任、過度依賴此功能。
來源:雲浮交警、廣東交警、廣東臺觸電新聞、上游新聞、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