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黏膜取些唾液,送至機構檢測,便能測出孩子有哪些天賦,從而爲“定向”培養孩子提供精準的“科學依據”——作爲家長,當您看到這樣的信息時,會不會心動呢?近些年,不少家長被類似這樣的天賦基因檢測宣傳迷惑,他們花費數百元甚至數千元給孩子做檢測,以期通過“劇透”天賦的方式,走出一條培養的捷徑。基因檢測真的能夠測出孩子的天賦嗎?
刮刮口腔黏膜即可知天賦
是真科學還是智商稅?
記者聯繫了某檢測機構,銷售人員表示他們有一份長達31頁的報告模板,付費之後可以提供,並宣稱他們的這項基因檢測方法,可以預知孩子的優勢,而且準確率能達到99.7%。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的所謂天賦基因檢測,大都宣稱只需要家長用測試機構所寄的採樣工具,在孩子口腔黏膜刮一刮,常溫保存好樣本後,就可以寄送到機構檢測,10天后就能出結果。但專家強調,正規醫療機構根本就不提供“天賦基因檢測”。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檢驗醫學科主任 趙秀英:我們國家現在沒有一個醫院做這種基因檢測去預測天賦,因爲在我們醫院裏面,你要檢測應用的方法,還有包括試劑,這些都要經過非常嚴格的驗證才能在臨牀上用。
對於天賦基因檢測的結果,有的家長感覺“比較準”,有的家長則表示,放在哪個孩子身上都適用,妥妥的是在交“智商稅”。
事實上,目前的基因檢測技術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測試結果通常以概率形式呈現,往往伴隨着一定的不確定性。而且,即使測試結果顯示某些特質或能力的傾向,也不能確定其將來的表現如何。
穿着科學外衣的“僞科學”
專家揭示所謂“天賦基因檢測”原理
市面上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到底是什麼原理?爲什麼會讓家長們認爲是科學檢測呢?專家表示,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主要依靠消費者提供的樣本中的基因組信息與科研機構的基因數據庫進行比對,其實就是穿着科學外衣的“僞科學”。
所謂“天賦基因檢測”,是一種通過採集孩子的口腔黏膜、唾液等進行基因測序,來找出孩子具備優勢天賦基因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檢測個體基因組中特定的基因型或突變,來評估與某些能力或特徵相關的遺傳傾向。目前,市面上的天賦基因檢測通常包括評估約40種不同的遺傳特質,如樂觀性、冒險精神、社交能力、音樂才華、表演才能、文學傾向,等等。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檢驗醫學科主任 趙秀英:基因檢測預測天賦其實它的工作內容和我們現在臨牀上在用的一些基因檢測的技術有相同的地方。
它也分爲所謂的“溼試驗”,一般“溼試驗”都是在實驗室內完成的,包括基因組的檢測分析方面的內容。
“幹試驗”是指一些技術上的分析預測,用統計學的方法。
基因預測天賦它也是先完成了基因檢測,再去進行統計學的分析,然後去預測哪些基因和這個人的某些天賦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天賦基因檢測”
不能預測孩子未來的能力
專家強調,天賦的確存在,但具體哪些基因帶來哪些天賦,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並不明確,更不足以作爲依據預測一個孩子的命運。
事實上,任何一項基因檢測,其科學性都是建立在大規模流行病調查及循證研究數據上的。在臨牀中,基因與表型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即便是明確的疾病,也未必能百分之百找到基因突變的位點,更何況天賦這種很主觀的東西。即使有一天能將與所謂“天賦”相關的基因都檢測出來,也未必能夠預測一個人未來的能力。天賦基因檢測混淆了統計學上的“關聯關係”與“因果關係”。
警惕測試結果被濫用
避免侵犯個人隱私
專家表示,所謂“天賦基因檢測”包裹在科學外衣之下,頗具迷惑性,家長要理性對待,避免落入商家的消費陷阱。此外,還要警惕測試結果被濫用的可能性,避免侵犯個人隱私。
專家強調,兒童基因信息的解釋和使用需要特別小心,如果一個檢測報告指出,某個孩子具有優秀的數學潛能,這很可能是基於與數學能力有關的幾個基因變異。然而,這並不意味着這個孩子一定會在數學上表現出色。從科學本身來講,基因決定性狀是一個基本的概念,但是基因與基因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目前科學界對絕大多數基因的功能並不能完全搞清楚。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檢驗醫學科主任 趙秀英:最終孩子發展成什麼樣和他的智商關係並不是很大。當然有一個平均線,只要在正常範圍內,我認爲沒有絕對性的差異,對於孩子尤其要注意保護他們的隱私,我們不能給孩子標籤化,還有一些不法機構可能會對這樣的人羣進行歧視,這些都要注意到。
(總檯央視記者 李崢 董良言 閆乃之 杜曦晨 彭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