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鏖戰織“天網”
——陸軍某旅攜手友鄰部隊開展陸空對抗訓練見聞
■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峯 特約記者 張石水
“‘敵’釋放強電磁干擾,企圖進行低空突襲……”近日,某山地訓練場,隨着“敵情”突至,陸軍某旅攜手友鄰部隊,展開一場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跨晝夜陸空對抗訓練。
雷達方艙內,顯示屏上突然一片“雪花”。緊急關頭,雷達號手王銳果斷採取反干擾措施,使雷達快速“復明”。隨後,屏幕上顯示,兩個閃爍的光點正在急速突進。
“西南方向,發現‘敵’目標……”面對來襲“敵機”,指揮員迅速研判態勢,通過加密信道向各作戰單元下達指令。剎那間,各防空火力單元蓄勢待發,嚴密織就一張防空“天網”。
“敵機”快速逼近,炮長李國勝緊盯火控計算機,待目標進入有效殺傷區域後,隨着指揮員一聲令下,他快速瞄準擊發,隆隆炮聲響徹山谷。觀瞄系統記錄儀顯示,儘管兩架“敵機”迅速調整飛行軌跡,仍被交叉火力“擊中”。
黃昏時分,另一波次“敵機”呼嘯襲來,藉助雲層掩護快速抵近,企圖打擊該旅地面戰車。與此同時,某導彈分隊遭遇“敵”全頻段強電磁干擾,未能及時捕獲“敵”目標。
正當“敵機”即將突破該旅導彈防禦網時,隱蔽一旁的電子對抗分隊果斷出擊,幫助導彈分隊快速捕捉到目標。
指揮員果斷下令,各防空火力單元接連開火,成功擊落“敵機”。
“要想練就過硬本領,必須多與強敵對手過招,多在危局險局中摔打。”該旅領導告訴記者,此次訓練,他們攜手友鄰部隊,跨晝夜連貫展開多空域偵察搜捕、多途徑信息通聯、多批次連續抗擊等課目,着力錘鍊複雜電磁環境下部隊實戰能力。
無形空間,電波交織。夜幕降臨,新一輪對抗訓練悄然展開。電臺中傳來“敵機”來襲警報,但目標進入雷達搜索區域不久,信號便從屏幕上消失。
“迅速向預備陣地轉移!”結合對“敵機”數量和航向的綜合分析,某營景營長判斷對手可能採取前出誘敵的方式偵察我防空體系部署情況,爲後續機羣突防創造條件,於是立即指揮部隊轉移陣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某連二級上士劉志剛帶領的導彈分隊正藉助地形隱蔽待命。突然,夜視儀中閃過一個個光斑,多架無人機快速來襲。
面對突發情況,指揮員指揮高炮分隊用短點射實施彈幕攔截,同時命令導彈分隊利用便攜式防空導彈重點狙殺“敵”指揮機。
當最後一架無人機被精準“命中”,時針已指向翌日凌晨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