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炮長”、閱兵旗手、偵察尖兵、全能指導員……他到底有多少面?

人物名片

劉正勳,山東膠州人,現任第80集團軍某旅某連政治指導員,多次被評爲“優秀基層幹部”、“四有”優秀軍官,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北部戰區陸軍表彰爲“練兵備戰先進個人”,被陸軍表彰爲“四有”優秀個人。

劉正勳的從軍報國夢萌芽於兒時。父親常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當上兵。他知道,這是父親對他的鞭策和期待。2008年,劉正勳參軍入伍。臨行前,父親語重心長地說:“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永遠不要說放棄。成績要靠自己練,榮譽要靠自己爭。”

初入軍營,躊躇滿志的他很快碰了壁。引體向上、手榴彈投擲等課目讓他喫盡了苦頭,接連幾次考覈都沒能及格。父親的囑託猶在耳邊,他決心咬牙堅持住。

每天數百次練習揮臂,手掌被磨出了厚厚的繭。新兵結業考覈時,這匹黑馬殺出重圍,取得全課目優秀。看着自己粗糙的雙手、淤青的膝蓋、腫脹的右臂,劉正勳笑着說:“這都是我的‘勳章’。”

下連後,劉正勳刻苦鑽研專業知識,反覆練習操作技能。在一次坦克戰鬥射擊中,他作爲新炮長取得了首發命中、四發四中的優異成績,被戰友稱爲“天生炮長”。年底,他因綜合表現優異,榮立人生中第一個三等功。他告訴自己:“立功不是終點,我的‘士兵突擊’纔剛剛開始。”

2011年,上級組織百名教練員大比武,劉正勳請纓出戰。比武高手雲集,第一次摸底考覈他就墊了底。爲了提升教學組訓能力,劉正勳把教材翻了個遍,見縫插針地追着教員請教。汗水和拼搏化作比武場上的收穫,劉正勳勇奪戰士組第一名,年底被集團軍表彰爲“優秀士兵標兵”,榮立二等功,被保送至軍校。

2015年初,得到選拔人員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式的消息,劉正勳果斷報名,經過嚴格的初選,成爲了“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的一員。他白天頂着熱浪訓練,晚上綁着沙袋練踢腿,脖子被曬得脫了一層又一層皮,憑着過硬素質通過層層選拔,光榮地成爲了一名方隊旗手。

天安門東華表爲“敬禮線”,西華表爲“禮畢線”,96米、128步,劉正勳昂首挺胸、步履鏗鏘、舉旗堅定,以最佳狀態圓滿完成了閱兵任務,被閱兵聯合指揮部記嘉獎1次。

2017年5月,劉正勳被任命爲無人機排排長。他帶領戰士加班加點分析飛行數據、鑽研裝備特點,反覆對比模擬系統和實飛影像,練就了飛行操控精確、捕捉定位精準的硬本領,其帶頭編寫的飛行手冊也成了集團軍無人機偵察訓練的指導教材。

向戰而飛,一定要實現由“能飛”向“能戰”的轉變。2021年,集團軍組織無人機分隊集訓比武,劉正勳和隊友以精湛的操作技術和密切的協同配合,順利完成任務,取得了4個單項第一和總評第一的成績。在實戰化飛行中,他們更是成爲集團軍首個完成海上飛行的單位。2022年5月,他帶領機組在5個課目考覈中取得4個單項第一、1個單項第二、總評第一的成績。

2022年,劉正勳轉崗任連隊指導員。他帶頭開展400米障礙、武裝三公里等課目強化訓練,下挑戰書、辦“擂臺賽”,激勵大家爭先創優。連隊20多名訓練尖子在比武場摘金奪銀,10餘名官兵受到集團軍以上通報表揚,2名戰士圓夢軍校。

榮譽是對努力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的激勵。面對更多未知的挑戰,劉正勳信心滿懷。無論崗位身份如何轉變,他心中那簇崇尚榮譽的火焰,永遠激情燃燒。

作者:鄭天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