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凌雲,長空礪劍。今天是殲-20戰機首飛14週年。14年前的今天,2011年1月11日,中國第五代戰機殲-20首架技術驗證機首飛成功。
從研製首飛到列裝部隊,再到公開展示形成戰鬥力,殲-20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和空軍裝備的快速發展。
14年前驚鴻首飛
開啓中國空軍“20”時代
2011年1月11日,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騰空而起,拉開了中國戰鬥機的新序幕,書寫了中國空軍逐夢藍天的新篇章。
爲了提高殲-20的研製質量、縮短研製週期,殲-20首次實現全三維模型貫穿新機研製全過程。推進全生命週期無紙化、無實物樣機、數字量傳遞、數字化管理。一系列創新,爲縮短殲-20的研發週期,創造在超短研發週期內實現首飛的“奇蹟”,奠定了基礎。
隨着研發的推進,設計團隊還爲殲-20設計了開放式架構,這樣就爲殲-20整機的軟硬件全都預留了更新升級的空間,更換硬件也將變得更加便捷,能夠大幅節省全壽命週期內的使用成本。
殲-20作爲大國重器,從指標體系、人機工效、製造裝配、試驗試飛、保障模式等各個方面,均實現突破,先後完成了“系統革命”,實現了座艙的最佳人機工效。
攻克了號稱“飛躍之框”的整體框製造,再破“亞洲第一框”紀錄。按照“性能需求、開發研製、評估驗證”循環推進思路,讓殲-20的試驗、試飛、定型工作在短時間內取得重要成果。
14年來,經過不斷升級改進和體系化、實戰化的演練,殲-20的戰鬥力不斷得到躍升,目前已經遍佈祖國東西南北中,列裝越來越多,飛得越來越遠。
不斷升級 殲-20戰力步步躍升
專家介紹,殲-20從首飛的驗證機到裝備部隊的量產型之間就有很大的區別。
軍事專家 張學鋒:比如說量產型的邊條翼,也就是說從機翼前緣延伸到機體的那片小機翼,由最初的尖拱形邊條改爲三角形邊條,可以將雷達波集中朝一個方向反射,降低被對方雷達發現的概率。機翼上基本消除了銳角,降低了雷達波的散射。
2021年的第十三屆中國航展上,殲-20首次對外公開展示推力更大,推重比更高的國產發動機。除此之外,機體結構、機尾噴口等處的細微變化,也提升了殲-20雷達隱身能力和超聲速飛行能力。
殲-20家族最新的成員也是變化最大的成員,當數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以模型形式亮相的殲-20s,也就是雙座型殲-20。有專家認爲,按照國際標準來看,殲-20s是世界上第一款雙座型的隱身5代機。
軍事專家 張學鋒: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殲-20s不是簡單增加了一個座位,而是進行了綜合的優化。
後艙的飛行員也不是簡單用來操作武器和航電系統,而是爲殲-20增加了一個大腦,還讓它更好綜合處理來自機外和機上傳感器的信息作出判斷和決策。他可以發揮足球隊中的中場核心的作用,既可以自主得分,也可以指揮協調其他飛機。
他能更好指揮協同無人機作戰,這些無人機可以作爲有人機的機外武器站,機外傳感器站,也能成爲有人機的替身,是戰鬥力倍增器。未來空戰一定是有人機和無人機組隊空戰。從這個角度來看,殲-20走在了5代機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