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爲主的階段。在此背景下,住房保障工作的重心也將逐步從大規模新建保障性住房,轉向對存量項目的精細化運營和可持續管理。爲深刻把握、主動適應形勢變化,亟須打通規劃建設、供應管理、運營管理等關鍵環節,建立健全覆蓋保障性住房項目全生命週期的協同管理機制。
面對城市發展新形勢、人民羣衆新期待,如何系統推動住房保障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廣東省深圳市積極開展相關探索與實踐,加快推進相關研究工作。據深圳市住房保障署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市以保障性住房全生命週期管理爲核心的十項創新攻堅任務研究課題已經順利開題,正處於進一步深化研究階段。
去年,深圳市住房保障署提出了“三個轉變”的總體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即轉變工作角色,當好全市保障性住房的“大管家”;轉變工作方式,加快構建保障房全週期、全鏈條管理體系;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和積極性。開展十項課題立足於推動實現“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建設目標,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系統推進住房保障工作轉型,是加快實現“三個轉變”的重要支撐與實踐路徑。
課題涵蓋住房保障領域的業務優化、綜合管理、外聯共建三大板塊,具體包括建設項目綜合協調、封閉流轉服務機制、配租配售服務機制、項目資產有效管理、運營模式創新探索、小區綜合治理機制、基於預算管理的資金計劃統籌機制、業務全鏈條信息化智慧化、內部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優化以及打造住房保障“生態圈”體系等。
“我們在課題研究方面仍處於初步探索階段,但在應對住房保障領域的實際問題方面,已積累了較爲豐富的實踐經驗。課題聚焦社會治理與社區融合,重點圍繞當前保障性住房中存在的鄰里關係協調、有序退出機制、物業服務費動態調整、電動自行車規範管理、房屋侵佔防範等一系列現實問題,系統探索治理模式的優化路徑與制度機制的完善方向,旨在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深圳市住房保障署工作人員、保障性住房小區綜合治理機制研究課題負責人表示,形成的成果有望爲構建保障性住房小區長效治理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據瞭解,深圳市住房保障署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推動成立了“綜合調研組”,領導幹部堅持以調查研究思維開展工作,牢牢把握“五個一”工作法,即找準一個問題、研究一個課題、形成一篇報告、建立一套機制並在此過程中培養一批幹部。今年年初,課題“揭榜掛帥”儀式啓動,按照“主動請纓、組織優選、沙場點將”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各崗位“揭榜”幹部年齡、經歷、專業特長、能力素質等情況,綜合比選,點將掛帥。7月,深圳市住房保障署組織召開開題報告會,邀請住房保障領域的專家,爲課題研究進行把脈問診、拓寬思路、校準方向。
“當前,住房保障工作需以全生命週期思維統籌住房規劃、建設、分配、運維等各環節,以智慧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與服務精度。面對這些新形勢、新環境、新挑戰,我們亟須在政策研究、制度創新等方面深化探索,十項創新攻堅任務課題研究開啓了市住房保障署青年幹部以課題研究引領實踐創新、以制度突破破解發展難題的嘗試。”深圳市住房保障署署長王德響表示,將認真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因地制宜發展保障性住房”的要求,加快課題研究相關工作,爲全市住房保障工作提供方向性支持與技術性支撐,推動保障性住房在全生命週期管理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李陽升 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