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0日消息(記者門庭婷)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1—9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數據顯示,1—9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5.5%,銷售額下降7.9%,降幅均較上月有所擴大。供給端,1—9月新開工及竣工降幅較上月小幅收窄,但投資降幅仍延續擴大態勢。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短期“穩預期”仍是促進市場止跌回穩的關鍵,預計四季度各項已出臺政策將加快落實,高品質住房供應持續放量。
一線城市新房回暖,二手房普遍“以價換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9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繼續呈收窄態勢。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分析稱:“房價同比降幅收窄的積極信號持續顯現,顯示前期政策效果開始逐步滲透,市場長期下行壓力有所緩解。”
9月,地方政策持續發力。深圳放寬限購區域,符合條件的居民家庭,在非核心區購房不限套數;上海優化房產稅政策,滿足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家庭購買二套及以上住房可享受房產稅稅收優惠;深圳、河南等地擴寬提取公積金使用範圍,支持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稅費、用於住房裝修等;廣東、湖南、山東、福建發行超197億元專項債券收回收購閒置存量土地。
結合安居客平臺數據來看,9月全國二手房線上找房人數佔比達64.1%,環比升1.6個百分點,創4月以來峯值,且各能級城市佔比均超60%。從另一方面來看,安居客線上百城二手房掛牌時長升至95天,其中三、四線99天,也顯示出中小城市二手房去化難度更大,二手房成交佔比提升結合掛牌時長上升,顯示出二手房成交量提升是“以價換量”的結果,大量掛牌價格未調整的二手房拉長了整體去化的時長。
一手房市場表現相對較好,北京、上海新房價格環比分別漲0.2%、0.3%,上海更是實現同比5.6%的顯著增長。張波認爲,核心區優質改善房源入市與外圍限購放鬆成爲關鍵支撐。
張波還在接受採訪時表示,8、9月政策面的優化是一線城市金九成色突出的直接拉動力,包括深圳分區放開限購、上海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北京優化公積金提取範圍等相關政策,都直接拉動改善需求釋放,支撐了一手房價和二手房成交量。
“政策紅利釋放與傳統旺季效應將帶動核心城市成交量環比回升。預計四季度,政策將繼續託底核心城市成交量,房價預期穩定的信心將進一步強化,但一、二線城市非核心區包括大量中小城市仍需通過‘以價換量’來消化庫存。”張波告訴央廣網記者。
優質地塊四季度入市,有望支撐核心城市回暖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6.58億平米,同比下降5.5%;新開工降幅小幅收窄,開發投資額降幅繼續擴大;房企到位資金7.23萬億元,同比下降8.4%。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分析認爲,房地產市場總體處於深度調整的過程中,各地要持續增強政策的精準度,要系統把握“二手房消化-新房需求釋放-房企資金狀況改善-投資能力修復”的邏輯線,真正做到政策精準打到板子上、市場修復具有可持續性的良好效應。
8月以來,隨着核心城市推地節奏放緩,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轉降,9月降幅有所收窄。根據中指數據,9月,300 城住宅用地成交規劃建面同比小幅下降0.5%,土地出讓金同比下降7.0%,同比降幅較8月分別收窄24.2、23.9個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稱:“考慮到上半年多家頭部房企在覈心城市獲取了較多優質地塊,這些地塊有望在四季度逐步入市,供應增加有望對核心城市新房銷售形成一定支撐,而從全國市場來看,結合新開工及近兩年土地成交面積整體明顯縮量的情況,更多城市或將繼續以去化存量樓盤爲主,銷售恢復仍需時間,市場分化行情或將延續。”
激活需求方面,曹晶晶表示,四季度仍有降息可能,同時加大“房票安置”力度推進城中村改造,釋放增量購房需求,也是各地政策重要方向。優化供給方面,收購存量閒置土地及存量商品房預計將進一步落實;各地“好房子”建設標準、規範計容規則等政策也有望加快完善,通過高品質住房供應放量,激發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