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文化產業新地標+1!羊城創意產業園迎新蝶變

“哪吒”的誕生地,不在陳塘關,而是在一個低密度、風景宜人的數字文創園區。

這說的便是《哪吒》系列電影背後的“造夢工廠”成都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除了出品方,這裏還集聚了影片製作鏈上的許多關鍵企業,是名副其實的“哪吒”創作大本營。

在廣東,數字創意企業集聚發展趨勢同樣明顯。

從廣州化學纖維廠舊址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歷經二十餘年發展,位於廣州國際金融城的羊城創意產業園早已成爲廣東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園區集聚200多家文化新業態企業,酷狗音樂、荔枝、洋蔥等9家上市公司在這裏壯大,園區年產值約400億元;吸引平均年齡僅26歲的上萬名大灣區青年在此創新創業。

當前,在數字科技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文化+”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湧現,羊城創意產業園也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如今,在園區蔥蘢的綠地與錯落有致的廠房之間,一座新的文化地標——嶺南數字創意大廈已經拔地而起。

未來,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將依託自身文化資源和品牌優勢,以物理空間量變助推產業集羣質變,將嶺南數字創意大廈打造成爲嶺南文化大數據中心承載地、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地、大灣區文化產業新地標,實現“再造一個羊城創意產業園”的新使命。

下一個“哪吒”,或許將從這裏走出。

園區蝶變 舊廠房上培育數字創意產業新苗

走進今天的羊城創意產業園,初來者很難想象,一棟棟藏於鬧市的辦公樓,曾是廣州化學纖維廠的廠房和倉庫。步入園區深處,如雕塑一般的舊工業設備、專門開闢的“工業的記憶”長廊,以藝術的筆觸勾畫出工業記憶的輪廓。

這是園區持續以“繡花功夫”進行微改造的成效。曾參與羊城創意產業園早期建設的招商經理蕭文生回憶,過去,園區裏雜草叢生,樓房年久失修、破舊不堪;他們對主幹道、園林景觀進行了改造,同時修繕了物業外立面,超三分之一園區面積用於公共綠地建設。

“單一的休閒場地和園林綠化難以突出特色,舊廠房的存在才奠定了這個園區的文化特色。”早期建設者們決定保留工業記憶的整體風格,對舊廠房進行微改造,使每棟建築保留原始廠房形態,營造出一步一景的沉浸式體驗。

低密度的建築佈局、隨處可見的綠植與休憩區,吸引了許多文化創意和數字科技企業入駐。昔日的漿粕車間被改造成羊城晚報辦公大樓,倉庫成爲酷狗音樂總部的辦公樓,電機修理車間成了廣大鄉創的辦公樓……隨着時間推移,數字創意產業的新苗不斷在工業遺蹟上破土而出、發展壯大。

荔枝集團便是其中的代表企業。2013年荔枝入駐園區不久,荔枝App 1.0正式上線;伴隨互聯網語音直播進入飛速發展期,荔枝爲了滿足業務拓展的需求,租下第二棟辦公樓;2020年荔枝正式上市,成爲“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很快又入駐了另一棟新的辦公樓,粉色外牆在園區內顯得格外醒目……

“相較於寫字樓,我們更喜歡放鬆的環境。飯後到周邊閒逛,在園區中邊走邊交流業務,或在咖啡廳進行商務洽談,成了許多員工的習慣。”荔枝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任娟表示,荔枝集團常在園區舉辦技術研討會,邀請廣州和深圳的企業參加,園區舒適的辦公環境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從2017年入駐羊城創意產業園起,短短數年間,星嘉遊戲的員工規模已從最初的200人擴增至近800人。爲順應公司的發展需求,星嘉遊戲去年在園區內新租下另一棟辦公樓。樓外,宮粉紫荊與榕樹等綠植生機勃勃;樓內,健身房、貓咖和多功能接待室等設施應有盡有。

回憶起初次尋覓辦公場地時的情景,星嘉遊戲行政負責人葉菁菁頗爲感慨:“我們走遍了廣州的衆多園區,唯有這裏讓我們眼前一亮,就像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大公園。”

在葉菁菁看來,羊城創意產業園的園林式辦公與數字創意產業的創造性特點相得益彰。“數字創意行業的核心在於研發與創作,需要豐富的創意和靈感。這裏優美的環境,讓公司年輕人能夠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

對此,暨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鄭煥釗表示,羊城創意產業園兼具歷史感與現代設計感,核心在於人文環境的營造。“舊工業廠房建設的園區與文化產業實際上是‘雙向奔赴’的關係:創意人才對於有溫度、有個性、有人文氣息的辦公環境具有更高需求,在環境的薰陶下更易於產生靈感;而文化園區的建設也需要創意人才對環境進行改造和盤活,爲舊建築增添更多的個性化元素。”鄭煥釗談道。

品牌賦能 “媒體+園區”營造文化科技融合氛圍

在蕭文生看來,相較於以“繡花功夫”改造舊廠房,吸引和培育高質量企業集聚更費功夫。

2012年,在被廣州市政府劃入廣州國際金融城擴展區後,羊城創意產業園敏銳捕捉到廣州數字創新產業發展的新浪潮,快速向文化創意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新業態轉型邁進。

“守株待兔是行不通的。我們從一開始就把控好產業定位,堅定以文化創意和數字經濟爲主攻方向。”蕭文生提到,在原有的建築設計類產業基礎上,互聯網、遊戲等領域龍頭企業的入駐,不僅進一步促進了園區內文化創意產業和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也讓園區形成數字創意的強磁場,成爲越來越多同類企業的辦公首選地。

如今,羊城創意產業園已成爲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重要代表。

園區東區以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爲核心,數字出版產業蓬勃發展,與酷狗音樂、星嘉遊戲等行業翹楚,深挖數字文化富礦;西區數字賦能主線鮮明,形成文化創意、移動互聯、人工智能三大前沿產業,吸引天聞角川、無憂傳媒等企業扎堆集聚。

這種文化產業強磁場的形成,與“媒體+園區”的特質密不可分。

蕭文生坦言:“沒有羊晚的平臺,羊城創意產業園這塊招牌不可能擁有這麼大的知名度。把園區‘搞旺’了,企業自然會慕名而來。”

創刊於1957年的羊城晚報,在南粵大地各個行業和領域積累了豐富資源,轉型中創造性地拓展了“園區服務商”的新身份、新功能,通過整合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的資源,將自身文化軟實力、資源聚合力和品牌影響力延伸到園區運營管理中。

鄭煥釗認爲,媒體具備資源整合者和品牌傳播者的雙重角色,對於園區運營有重要作用,羊城晚報的品牌效應既擦亮了羊城創意產業園的“金字招牌”,又可賦能園區企業品牌建設,進而吸納更多產業鏈相關企業。

“園區的品牌效應爲企業經營帶來了巨大的可塑性,我們纔有機會和那麼多客戶達成合作關係。”廣東省廣大鄉創控股集團董事長鄒志雄對園區的品牌溢出效應深有體會。

廣大鄉創專注於爲鄉村發展提供實踐智慧,是第一批入駐羊城創意產業園的企業。“我們在與客戶溝通時,提到公司在羊城創意產業園辦公,他們對這裏很熟悉,對我們企業也會多一份信任感。”鄒志雄表示,羊城創意產業園是許多政府調研團、行業考察團的參訪地,園區企業能借此鏈接資源、放大品牌聲量。

隨着文化企業和創新資源不斷聚集,企業間的溝通協作、跨界融合漸成常態,羊城創意產業園的創新氛圍更加濃厚。

“羊城創意產業園與附近的科韻路集聚了許多遊戲企業,我們與科韻路的遊戲工作室開展上下游技術協作時,見面僅需10分鐘。有時候他們到園區來,約上一杯咖啡就能完成業務溝通。”葉菁菁表示,由於遊戲企業的人才需求結構基本一致,產業集聚讓他們在人才招聘方面也更具優勢。

廣東羊城晚報創意園運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華認爲,工業廠房和大片綠地構建出溝通無界限、交流無障礙的公共空間,有利於數字創意企業打造開放式辦公環境,便於交流和協作。“羊城創意產業園之所以能吸引這麼多數字創意企業,正是因爲園區氛圍與企業追求創新的精神內核十分匹配。”

鄭煥釗表示,隨着動漫、遊戲等不同文化產業的邊界被打破,融合度不斷提升;而更高程度的融合,要求不同行業之間的生產要素相互碰撞。因此,作爲物理載體的文化園區要搭建更大的服務平臺,推動創新要素的流動和融合。

一直以來,羊城創意產業園不僅是文化新業態企業集聚的物理載體,更是數字創意產業的引導者、建設者、服務者。

爲加速園區中小企業的成長步伐,羊城創意產業園打造產業宣傳平臺、政策輔導和管理平臺、特色知識產權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投融資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定期提供法律、財稅、知識產權、政策宣講等培訓,舉辦各類活動,搭建企業與社會資源對接的橋樑,爲園區企業在創業孵化、金融服務、技術支持等方面賦能加持。

產業升級 奮力建設大灣區文化產業新地標

站在黃埔大道中,南面是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一棟棟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不斷刷新着珠江北岸的天際線;向北眺望,羊城晚報嶺南數字創意大廈宛如一張“打開的報紙”,屹立於羊城創意產業園的綠地與廠房之間,將形成傳統與現代交融、科技與文化碰撞的城市新景觀。

隨着嶺南數字創意大廈建設的推進,廣州國際金融城的規劃藍圖正加速成爲現實。

2024年2月,《廣州國際金融城北區城市設計深化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到,金融城北區發揮南承金融城起步區金融產業、西接科韻路軟件數字產業的優勢,結合區內羊城創意產業園孵化的文化、互聯網產業,打造“數字金融、數字文化創新區”。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作爲金融城北區第一棟高樓,所瞄準的目標便是建設大灣區文化產業新地標。

何爲文化產業地標?在鄭煥釗看來,城市地標不僅是視覺上的概念,更是功能上的概念。城市文化產業地標一定要具有清晰的文化產業定位和功能,並且能提供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內容、文化活動和文化服務,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新地標方面,嶺南數字創意大廈的區位優勢、環境優勢和品牌優勢是非常突出的。”鄭煥釗強調。

在產業規劃方面,嶺南數字創意大廈不僅要在產業規模上“再造一個羊城創意產業園”,還要突出差異化定位,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地,形成與羊城創意產業園錯位發展、梯次開發的新格局。

當前,文化和科技融合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爲文化產業的創新與升級注入活力。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也將立足羊城創意產業園文化科技基礎,結合廣州國際金融城金融效能,依託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文化產業領域的集成應用和創新,提升動漫、音樂、遊戲、電子競技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水平,建設一批文化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推動文化新業態和新模式的產生。

藉助數字化東風,嶺南數字創意大廈也將助推更多文化產品成爲“新頂流”,以園區IP全力託舉更多文化IP“出圈”。

例如,爲構建羊城創意產業園的數字創意產業生態鏈條,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將在嶺南數字創意大廈建立嶺南文化大數據中心,以之作爲嶺南數字創意大廈和羊城創意產業園的數據底座,發佈一系列文化產業榜單指數、數據產品,努力讓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內外的文化萌芽、文化現象、文化進步、文化變革在嶺南數字創意大廈首發。

鄭煥釗表示,未來的文化產業集聚地,一定是能夠促進產業要素碰撞與融合、推動產業創新集聚的平臺。“羊城創意產業園和嶺南數字創意大廈要聚焦打通數據、金融等多種產業要素,持續吸納高端優質企業,加強產業橫向協同和跨界融合,以文化地標建設引領大灣區數字創意產業鏈的迭代升級,促進文化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大事記

2022年度

●2022年1月28日 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會研究決定成立羊城創意產業園地塊開發領導小組,下設羊城創意產業園地塊開發工作小組,統籌推進嶺南數字創意大廈項目開發事項。

●2022年5月5日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及變電站項目設計方案在廣州國際金融城建築設計方案專家審查會上順利通過。

●2022年6月28日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項目設計方案經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天河區分局批覆同意,並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2022年12月15日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項目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

2023年度

●2023年2月1日 羊城晚報嶺南數字創意大廈項目開工現場會在羊城創意產業園舉行。

●2023年4月26日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項目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2024年度

●2024年3月29日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入選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

●2024年5月25日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招商發佈會在第二十屆中國(深圳)文博會舉行。

●2024年8月18日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項目塔樓和裙樓的地下室全面封頂。

2025年度

●2025年3月17日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正式批覆,批准建築標準地名爲“嶺南數字創意大廈”。

●2025年3月28日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新基建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