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佈最新一期70城房價指數。數據顯示,7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整體略有擴大,其中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降幅繼續收窄。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7月房價指數指標出現了連續兩個月的微弱復甦態勢,充分說明政策積極有效,但也要求後續寬鬆政策繼續加碼。
價格環比下降同比跌幅略有擴大
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7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5%,降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5%、0.8%和0.9%,上海上漲0.2%。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7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持平,上海上漲0.1%,廣州、深圳分別下降0.9%和1.2%。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8%,降幅均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
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降幅整體略有擴大。其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4.2%,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3.3%、9.9%和8.0%,上海上漲4.4%。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4.8%和5.8%,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3個和0.4個百分點。
7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8.8%,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7.2%、5.6%、12.4%和9.8%。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8.2%和8.1%,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3個和0.4個百分點。
上海繼續領漲新房市場
從新房價格來看,7月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爲正的城市爲2個,即上海和西安。其中上海已經連續5個月房價指數環比漲幅全國第一。
顯然,上海的購房市場需求和基本面是不錯的。從購房需求來看,由於購房政策進一步放開,潛在購房需求的規模還是不錯,購房意願也是比較強的。同時從城市的發展來看,上海是全國總體經濟形勢相對好的城市,其支撐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健康發展。觀察上海市場,市區的新房項目基本上還是暢銷的,尤其是一些豪宅項目開盤後很快去化,都說明購買力是比較強勁的。
從大多城市來看,7月份新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有所減少,從此前的4個變爲2個,顯然,各地樓市雖有復甦,但復甦的城市數量是不多的,很多城市在供求矛盾之中,價格依然呈現疲軟跡象。各地對於市場需求的來源比較困惑,建議持續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整體來說,7月份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呈現了三個特點:
一是房價指數環比指標有微弱的改善,說明政策積極有效,說明在降低購房成本和激活購房需求方面持續發力。
二是考慮到同比跌幅還在擴大,所以也要求後續購房政策還需要持續加碼,尤其是需要多角度挖掘購房需求。
三是一線城市要發揮好示範作用,從本輪樓市的復甦態勢看,此類大城市更是需要有較好表率,真正帶動全國市場預期的向好發展。
二手房價下跌態勢放緩
從7月二手房價格指數來看,當前隨着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二手房交易的回暖,原來的房價過快下跌態勢已經有所趨緩。
數據上來看,7月份全國70個城市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爲-0.8%,同比漲幅爲-8.2%。二手房價格指數相比6月份出現了積極的收窄態勢。嚴躍進認爲,這與近期一些城市二手房交易略回暖是有關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跌幅已經連續兩個月收窄了。從7月份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環比漲幅數據看,分別爲-0.5%、-0.8%和-0.9%。同比漲幅則爲-8.8%、-8.2%和-8.1%。顯然,大城市二手房雖然在下跌,但在連續15個月深度調整後,下跌空間開始變得有限。這也是我們需要明確大城市二手房撿漏的窗口期已經開始開啓。
當然,二手房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依然是不多的,環比指標方面僅有上海上漲,同比指標方面全部下跌。不過這也基本上符合二手房的供求關係,即二手房本身處於一個持續性和全面性的價格調整階段,下跌本身也是供求關係不斷調整的結果。
展望後市,二手房市場從深度調整進入到略復甦的階段,既說明政策有效,也說明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是充分的。嚴躍進認爲,價格的充分調整,爲新一輪復甦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和基礎,尤其是好學區和好戶型的二手房,更容易率先復甦。各地要把價格的下跌轉化爲“房價便宜”的優勢,同時積極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收購二手房,促進二手房的供求關係進一步趨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