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8萬套,深圳二手房仍難賣,有效在售量創年內新高

界面新聞記者 |王妤涵

在8月底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9月下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後,深圳樓市復甦仍顯乏力,反而業主出售意願增強,二手房掛牌量激增。

據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深圳共有57944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較上一週(10月9日~10月15日)增加了661套,掛盤量有所上升,在售量創今年新高。

其中,寶安區較上週增加了186套,有效在售10272套;龍崗區較上週增加120套,有效在售15384套;福田區較上週增加109套,有效在售9006套。

從整個三季度來看,據美聯物業統計,深圳二手住宅備案量同比漲幅超2成,共計備案7081套,環比下跌15.6%、同比上漲22.8%,總備案面積達68.46萬平米。

美聯物業指出,深圳跟進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對外地有房但深圳無房以及在深圳“賣一買一”的客戶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其首付款可以由之前5成降爲3成,且貸款利率還可以享受首套房的利率優惠,使其在深置業門檻大大降低。

但從成交量來看,9月深圳二手房市場並未出現明顯回升。據中原研究中心統計,9月深圳二手住宅過戶套數僅2400套,環比下滑0.9%;二手住宅成交23.2萬平,環比上升0.6%。

另外,“深圳棚改第一村”——華富村的回遷房也於近日提前掛盤,作爲深圳市中心的回遷物業,備受投資置業者的關注。

據深圳2018年出臺的相關規定,回遷房首次轉讓的,不受三年限售政策限制。也就是說,華富村的回遷房拿到房產證就可以進行自由買賣。

據瞭解,此次華富村共交付了超2300套回遷房,戶型包含85-150平的3-4房,種類相對豐富。據安居客網站顯示,目前已掛出房源量超300套,平均掛牌價在10.2萬/平左右,由於小戶型的房源較少,價格反而會相對高一些。

新房方面,深圳三季度新房供應量進一步走高,整體去化率較上半年有所提升。

據美聯物業統計顯示,三季度深圳共有超30個新房項目(含人才房)開盤或加推入市銷售,主要來自寶安、龍華、光明和南山4區。

開盤當天取得較好去化的項目較今年上半年有所增加,如鴻榮源·珈譽府、萬豐海岸城璽園、深房光明裏等,去化率均超80%。

進入四季度,深圳新房供應繼續增強。

據深圳市住房建設局公佈的信息顯示,截至10月9日,四季度計劃入市項目共計34個,合計16379套商品房,合計供應面積168.66萬平米。其中,28個項目含住宅產品,共計13889套住宅產品合計面積144.34萬平米,住宅佔比約85%。

接下來,在政策空間上,深圳樓市仍然有優化空間。

據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預測,經過8月底以來的多項政策紓困和刺激,接下來將是政策效果的監測期,四季度不太可能再大力度出政策,將政策空間放到明年,預計熱點城市外圍區域調整鬆綁,甚至退出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一二線城市中,比如北上廣深,未來都可能做政策優化,像上海金山區放鬆限購這樣。

李宇嘉認爲,這類核心城市要逐步放鬆限購分三種情況,一是外圍庫存去化壓力大,房價下跌壓力大的區域;二是與本區域人才引進相結合,不是單純地退出限購;三是不會一退了之,而是有所保留,比如社保年限還會有要求,但會適度降低。

此前一線城市廣州在9月份的樓市新政中,已經率先降低了外地戶籍購房者的社保年限要求,由原來的5年降低爲2年,大幅降低了外地戶籍購房者的入市門檻。並且廣州在新政出臺後市場反應積極,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回升明顯,這對其他一線城市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