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1日,由英國央行前副行長喬恩·坎利夫領導的獨立水務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重量級水務改革報告。英國《衛報》稱,報告提出了88項建議,呼籲對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水務監管系統進行徹底改革,設立一個新的、“強有力的”水務監管機構,用以取代飽受爭議的水務管理局(Ofwat)、飲用水監察局(DWI...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1日報道稱,近日,一份要求廢除“杜普隆法案”(以法案提出者命名)的請願書在法國掀起輿論浪潮。這份由23歲的大學生帕特里在法國國民議會官網發佈的請願書,短短數日便收集逾120萬個簽名,成爲該國曆史上首個突破議會網站50萬簽名門檻的公民請願案。此次大規模請願源於國民議會7月8...
據《印度教徒報》報道,孟買高等法院21日以檢方證據不足爲由,判定12名涉嫌捲入2006年7月11日孟買連環爆炸案的嫌犯無罪。2006年7月11日晚,孟買市郊有7列火車的一等座車廂發生系列爆炸,印媒稱造成188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爆炸發生後,警方抓獲了13名犯罪嫌疑人,2015年,根據馬哈...
曾震驚世界的愛潑斯坦案,近日成爲美國政壇激烈博弈的焦點。因未能兌現競選承諾,遲遲不對外披露愛潑斯坦案相關文件,尤其是那份備受矚目的“客戶名單”,特朗普政府連日來招致各界不滿,甚至出現國會兩黨一致要求政府公開信息這一罕見局面。美國《紐約時報》21日報道稱,自愛潑斯坦2019年在獄中離奇死亡後,其生...
編者的話:美國得克薩斯州本月早些時候發生嚴重洪災,引爆美國各界關於預警缺失、崗位空缺、基建不完善等問題的批評。此後,美國20個州起訴特朗普政府,控訴其非法叫停美國防洪相關基建項目。今年3月,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給美國的基建設施總體表現評爲“不上不下”的C級,其中雨洪管理更是隻拿到D級的評級。在美...
全球第三大飛機製造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近日表示,若美國對巴西進口商品提高關稅,將導致美國航司購買每架飛機的成本增加900萬美元。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弗朗西斯科·內託表示,飛機價格的變動預計將導致訂單取消、交付延遲、生產計劃修改、現金流下降以及投資減少。7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佈致巴西總統盧拉...
韓國政府7月21日正式啓動“惠民消費券”申請。這是李在明政府推出的首項大規模經濟刺激舉措,旨在激活基層消費、盤活內需,提振地區經濟活力。申請渠道開放後,各地福利中心湧現諮詢與申領人潮,企業紛紛“搶灘”佈局,圍繞政策紅利展開激烈競爭。但也有不少地方政府對配套預算帶來的財政壓力錶示憂慮。據韓聯社...
“如果他們想要戰爭,就會得到戰爭。”美國《華爾街日報》20日援引一位德國官員的話報道稱,隨着美國在關稅問題上不斷加碼,逼迫歐盟讓步,歐洲最大經濟體和最大出口國德國正在調整立場,從原先主張較爲溫和地反制美國,轉向更接近法國強硬對抗的立場。報道提到,歐盟委員會當地時間20日表示,仍希望與美國達成...
“在‘關稅海嘯’下,韓國對美國的整車出口走到了十字路口。”韓國亞洲新聞21日報道稱,在美國自4月起對所有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的背景下,韓國對美汽車出口已連續4個月下降。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日本。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最新發布的《6月汽車產業動向》報告顯示,6月韓國對美汽車出口額爲26.9億美元,同比...
編者的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一句“最簡單的節省聯邦資金的方式就是終止與馬斯克企業的合同”的表態持續掀起巨浪,把最新的矛頭指向了馬斯克的太空合同。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9日報道,特朗普政府已對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政府間的數十億美元合同啓動審查,意圖篩查合同執行中的“浪...
腦機接口技術被認爲是當前最熱門的前沿領域之一,美國富豪埃隆·馬斯克創立的Neuralink公司已經成功實施了多例相關手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注意到,中國當前在該領域正迎頭趕上,“正在接近全球先進水平,在複雜性上與美國和英國相當”。幫患者重建交流能力所謂腦機接口技術,是指從大腦採集高...
韓國《亞洲日報》20日稱,今年上半年,韓國流行音樂(K-POP)唱片出口額和銷量雙雙下降,引發韓國音樂市場擔憂。韓國關稅廳20日發佈的進出口貿易統計顯示,今年1至6月韓國唱片出口額同比減少11.6%,爲1.1443億美元,連續兩年呈下降趨勢。2023年上半年唱片出口額爲1.3297億美元,2024...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7月17日文章,原題:人工智能藝術的興起正推動老式媒體的復興黑膠唱片、膠片相機和紙質出版物再度成爲時尚“弄潮兒”。據美國唱片業協會的數據,如今黑膠唱片和迷你唱片的銷量與上世紀80年代末一樣高。去年,美國黑膠唱片銷量增長7%,達到14億美元,售出4400萬張。同時,磁帶的銷量也...
英國《泰晤士報》7月19日文章,原題:韓國“美容旅遊”熱潮過去十年間,社交媒體上充斥着“水光肌”、CC霜、氣墊粉底等內容,這些名詞都和韓國密不可分。韓國不僅塑造全球美妝潮流、輸出美妝品牌,也在吸引更多遊客走入本土美容診所。美容已經成爲韓國的生活方式。“韓國人相信,美麗的身體裏住着美麗的靈...
日本《日本時報》7月18日文章,原題:在日本政壇,大米是“第三條高壓線”如果政客破壞國家的糧食安全,選民就會把他們趕走。在美國,誰碰社會保障議題,誰就觸碰了“第三條高壓線”;而在日本,這根“高壓線”是稻米。任何擾亂高質量國產米以合理價格供應的人,都將自食其果。在日本,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