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赴韓“美容旅遊”,警惕“工廠式”診所

英國《泰晤士報》7月19日文章,原題:韓國“美容旅遊”熱潮 過去十年間,社交媒體上充斥着“水光肌”、CC霜、氣墊粉底等內容,這些名詞都和韓國密不可分。韓國不僅塑造全球美妝潮流、輸出美妝品牌,也在吸引更多遊客走入本土美容診所。

美容已經成爲韓國的生活方式。“韓國人相信,美麗的身體裏住着美麗的靈魂,”英裔韓籍醫生克里斯汀·霍爾稱,“展示最好的自己是從小養成的觀念,化妝見人代表着對他人的尊重。”韓國在美妝和美容產業中位於世界前列,首爾擁有全球最多的整形外科醫生。據韓國官方部門統計,2024年有超100萬名醫療遊客到訪首爾江南區的診所,較2023年幾乎翻倍,其中68%是爲皮膚科及整形項目而來。英國政府網站將韓國列爲“醫療旅遊”目的地,鼓勵公民將非必要手術納入保險範圍。

“韓國就像護膚聖地,會對求美者‘用盡十八般武藝’。”倫敦醫生烏克勒蓋稱,從諮詢到售後,韓國整容流程都被精心設計過。對許多赴韓遊客來說,即使美容並非唯一目的,但也會列在清單之首。2024年韓國新增的129家診所中,有80%都專注於皮膚護理,多重選擇令消費者眼花繚亂。

然而,對許多遊客來說,語言是個大問題。儘管很多診所提供英語服務,但難免有詞不達意的時候,例如因翻譯問題注射錯誤的激素。霍爾還提到,比起尊重求美者意願,韓國美容界更推崇大包大攬的“家長式作風”,“如果我全權讓醫生做決定,他們用在我臉上的注射器數量會翻倍。” 

此外,英國美容整形外科醫師協會稱,2022年出國整形的求美者整形併發症患病率提升35%。專家指出,要警惕首爾流行的快進快出“工廠式”診所、僅需20英鎊的肉毒素注射,以及大量便宜到離譜的整形套餐。霍爾認爲韓國的不斷創新可能反而會成爲其阿喀琉斯之踵。烏克勒蓋曾在社交媒體上刷到有人手術後失明的帖子,這讓她多了一份謹慎。(作者費朵拉·阿布,華安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