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高層11月5日向國會兩黨高層通報近期在南美洲水域打擊疑似“運毒船”的行動進展,參議院民主黨領袖堅稱“需要更多答案”。這是特朗普政府首次通過高層渠道披露這一行動的“法律依據”和戰略,美國會一直對行動缺乏透明度表示不滿。
據瞭解,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當天與國會兩院兩黨領袖及國家安全委員會高層會面,通報政府近期開展的“掃毒”行動。今年9月初以來,美軍在加勒比海、東太平洋對疑似“運毒船”發起16次打擊,打死至少66人。
美國政府堅稱,打擊目標是“運毒船”,但未提供證據,也未公開解釋“直接攻擊船隻而非攔截並逮捕船上人員”這一做法的法律依據。
法律專家認爲,在公海擊斃所謂涉毒人員的做法,違反了國際法和美國國內法律。民主黨人指出,國會需要政府提供更多關於打擊行動執行方式的信息,以及打擊行動的法律依據。
“我們獲得的信息不夠,需要更多答案。”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在通報結束後要求政府就這一行動向全體參議員作簡報。
這場簡報會結束後的次日,參議院預計將對一項決議進行投票,該決議要求任何直接針對委內瑞拉的打擊行動都須獲得國會批准。
美國政府此前僅向國會提供關於“掃毒”行動的零星信息,除少數幾次機密簡報外,大部分信息來自與政府成員及其他官員的非正式交流。上週,美國政府僅向共和黨參議員作機密簡報,遭到民主黨人強烈抨擊。
本週,美國政府還向參議院提供了司法部法律顧問辦公室出具的一份祕密法律意見書,解釋打擊行動的法律依據。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蒂姆·凱恩批評這份法律意見存在“邏輯謬誤”,“文件裏完全沒有涉及針對委內瑞拉打擊行動的依據,只是解釋了爲何可以在國際水域打擊船隻”。
衆議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籍議員格雷戈裏·米克斯說,無論是這份法律意見書還是這次簡報會,都沒能讓他相信這些打擊行動具有合法性。
分析稱,儘管此前針對國際水域打擊行動的類似法案因黨派分歧在美國國會未獲通過,但同時反映出部分共和黨人對政府行動持懷疑態度。共和黨籍議員近期與五角大樓在多項政策中存在分歧,包括削減駐羅馬尼亞美軍,限制與國會共享信息等。
本週,多名共和黨籍參議員表示支持對委內瑞拉直接採取行動;民主黨人則呼籲就政府的相關計劃舉行公開聽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