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世貿組織提出加強涉碳標準合作建議提案

新華社日內瓦11月5日電(記者焦倩)世界貿易組織貿易與環境委員會4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年度最後一次會議。會上,中國代表團正式提交《關於在世貿組織加強討論涉碳標準合作的建議》提案,聚焦應對全球涉碳標準碎片化問題,提出以系統性合作推動貿易與氣候協同發展的具體路徑。

共有25個成員及成員集團參與討論,包括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最不發達成員集團,以及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瑞士等。各方普遍認可中方提案的建設性與包容性。

中方代表指出,隨着全球綠色轉型進程加快,涉碳標準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規範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提案旨在落實中方在2025年9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峯會上宣佈的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該目標系統構建了覆蓋能源、產業、交通、城鄉建設等多維度的行動框架,彰顯中方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推動構建公平有效多邊體系的決心。

中方強調,綠色低碳轉型是時代潮流。綠色標準應成爲各國加強綠色技術和產業國際協調的橋樑,而非新的貿易壁壘。提案基於世貿組織現有職能,不增設義務,不設時限,力求“順其自然,水到渠成”。通過加強信息共享、提升互操作性、推動標準體系銜接,各方可在應對氣候變化與促進貿易便利之間實現更優平衡。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代表指出,碳標準碎片化對發展中成員特別是最不發達成員構成顯著挑戰,支持通過多邊協調與能力建設降低合規成本,避免形成新型綠色壁壘。巴西、泰國、菲律賓、南非、埃及等國代表認爲,中方倡議兼顧包容與平衡,有助於增強發展中成員在標準制定中的參與度。歐盟和澳大利亞、瑞士、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代表表示,中方提案爲提升透明度與標準一致性提供了有益思路,部分成員建議在技術性貿易壁壘委員會同步開展專題討論,以促進標準協調與互認。

此外,中國代表團在會議期間還與日內瓦智庫貿易、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TESS)主辦了發展中成員研討會,分享中方在推動涉碳標準合作方面的最新思考與政策建議。來自厄瓜多爾、巴拉圭、巴西、巴巴多斯、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土耳其、莫桑比克、菲律賓、祕魯、智利等發展中成員的代表出席並積極發言,現場反響熱烈。中方表示,願繼續同各方攜手,探索綠色標準協調的多邊合作路徑,回應廣大發展中成員的共同關切,讓綠色發展真正惠及世界每個地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