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陳子帥 張江平 塗蕾 馬晶晶】5日下午,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合作”分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在現場演講時表示,該公司一直在推進讓機器人“真的幹活”這件事,“我們一直相信,我們的目標是,未來機器人大規模應用時,都可以去工廠、家庭各種場景應用。幹活肯定是剛需的。”
10月28日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推動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
王興興說,他們花了很長時間做靈巧手(注:人形機器人的核心基礎部件),“只是說目前全球範圍內真正讓‘端到端’的模型在工廠裏幹活是非常有挑戰性的,我們對這部分的宣傳相對比較少一些,但我們一直非常重視。”
這位人形機器人企業的負責人還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包括具身智能)最關鍵的是機器人大模型(具身智能模型)的進展速度,“我覺得稍微有點慢了,比大家原本想象的要稍微慢一點。但總體還是非常快。”他說,“我個人相對比較樂觀,我現在感覺目前的狀態相對於ChatGPT發佈前的幾年,大家已經發現了方向,但還沒有達到真正做出來的臨界點。”
真正的具身智能在“ChatGPT時刻”大概是什麼樣的?王興興說,“我有一個簡單的構想,未必準確。我希望在明年或者後年的哪一天,我的公司或者全世界哪一家公司實驗室能達到的效果是,在陌生的生活場景中,如果你給機器人發送語音或文字,機器人大概能實現80%左右的任務。”
他進一步說,“如果到明年這個時候隨便讓一臺人形機器人,到一個它完全沒有看到過的場景,你跟它說話交代任務的時候,比如說‘幫我拿杯水’‘給某位記者朋友拿一份東西過去’,它自己可以直接過去把任務完成,且這個場景完全沒有預訓練過,你給它的東西也沒有看到過。這個場景能達到80%左右的成功率已經是非常突破性的技術了,而且基本可以達到‘ChatGPT時刻’,這是非常重要的目標。未來一年到兩年當然希望我們公司能實現,但說實在的,目前全世界做AI很多還是概率成分,看運氣,有些運氣好的就做出來了。我覺得如果明年、後年誰能把這些目標實現了,毋庸置疑應該是全球最領先的具身智能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