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開放平臺 共享合作機遇

第八屆進博會吸引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

共聚開放平臺 共享合作機遇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作爲全球首個以進口爲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進博會越辦越好、不斷擴容升級,已成爲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進博會彰顯了中國與世界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決心與行動,一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中國,不斷爲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爲外資企業提供了紮根生長的沃土”

本屆進博會規模再創歷史新高,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泰國、阿聯酋、尼日利亞、格魯吉亞、瑞典、哥倫比亞等6國擔任主賓國。境外參展企業4108家,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290家,美國企業參展面積連續7年保持第一。

“參加進博會已成爲我們年度計劃中的重要活動之一。”美國陶氏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黃映雪表示,自首屆進博會以來,陶氏累計發佈100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簽署逾60項戰略合作協議或合作備忘錄,多項創新成果已實現本地轉化和商業化落地。“中國‘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堅持高質量發展,這爲我們長期在華投資與創新發展提供了清晰方向和更大確定性。”黃映雪說。

愛茉莉太平洋通過進博會平臺,成功將多款明星產品引入中國市場,並加速本土化佈局。集團中國副總裁許達仁表示:“進博會帶來‘展品變商品、商品變爆品’的溢出效應,極大提升了我們響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中國的營商環境高效、便利、充滿活力,堅定了我們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

羅氏製藥是連續八屆參展進博會的“全勤生”。羅氏製藥中國總裁邊欣表示:“進博會爲深耕中國的外資企業搭建了不可替代的舞臺。中國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與日益完善的創新生態,爲外資企業提供了紮根生長的沃土。”

“進博會不僅是展示全球創新技術的窗口,更是精準對接本土需求、推動合作落地的橋樑。”丹麥工業集團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這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期待通過進博會深度融入中國的綠色低碳進程。

“匯聚全球創新要素”

今年進博會將展示461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一系列“硬核”科技產品和創新方案將集中登場、加速落地。中國大市場正成爲全球創新的試驗場、利潤場、應用場。

“中國不僅是重要的市場,更是創新與合作的熱土,賽諾菲將持續加大在華佈局與投入,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法國生物製藥企業賽諾菲執行副總裁兼普藥全球事業部負責人奧利維耶·沙爾梅表示,得益於進博會的溢出效應,賽諾菲多項創新成果實現了從展品到商品的快速轉化。未來,賽諾菲將依託北京、杭州、深圳等地的生產基地,着力打造世界級供應網絡。

“進博會匯聚全球創新要素,持續爲世界經濟注入增長動能。”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肖松表示,中國不僅是西門子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還是全球創新的策源地,西門子將持續加大在華研發力度,推動更多中國創新成果服務全球。

“進博會彰顯了中國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與深化國際合作的堅定承諾。”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負責人尹思睿表示,中國已成爲全球創新高地。不久前,阿斯利康全球研發北京戰略中心正式啓用,這是企業持續投資中國市場、融入中國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行動。

“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的務實行動”

依託中國大市場,前七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170家企業和27家機構成爲八屆“全勤生”,40多家海外企業提前一年多簽約成爲第九屆進博會首批參展商……進博會成爲近距離觀察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舞臺”、沉浸式感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體驗區”。

巴西淡水河谷在本屆進博會上設立“能源轉型金屬專區”,集中展示5款優質能源轉型金屬產品。該公司中國區總裁謝雪表示:“進博會連續舉辦,釋放出中國堅持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明確信號。我們將繼續拓展與中國企業在綠色礦業、低碳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共享可持續發展機遇。”

“作爲全球新品首發地、高水平開放平臺,進博會爲參展企業帶來長期溢出效應及便利化政策。去年我們在進博會上首發的摺疊式手持清洗機,上市不到一年銷量已突破5萬臺。”德國卡赫集團副總裁兼卡赫中國首席財務官柯瑞霖表示,這一成績得益於中國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高效的審批機制以及對知識產權的有力保護。“這些都堅定了我們持續投資中國的決心。未來,集團將進一步加大在華研發力度,深化與本土供應鏈、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柯瑞霖說。

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表示,進入中國市場40多年來,松下親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見證了中國市場持續開放帶來的巨大紅利,“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猛,我們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智慧家居、綠色能源等領域積極佈局。相信通過本屆進博會,我們將與更多中國夥伴達成務實合作,共繪發展新藍圖。”

本屆進博會首次設立“最不發達國家產品專區”,集中展示來自3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的特色優質產品,助力擴大對這些國家的單邊開放,與更多發展中國家共享中國大市場紅利。“這一舉措體現了中國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的務實行動。”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馬科斯·皮雷斯表示,在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進博會的意義更加凸顯。中國不僅爲發展中國家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提供支持,也在推動綠色轉型、數字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進博會不僅是產品展示平臺,更是信任與合作的橋樑”。

(本報記者韓碩、白紫微、周之然、陳一鳴、強薇、李琰、李安琪參與採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