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楊徵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據路透社2日報道,當地時間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若西非國家尼日利亞未能嚴厲打擊針對基督徒的殺戮行爲,他已要求國防部爲可能的“快速”軍事行動做準備。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平臺發文稱,美國政府還將立即停止對尼日利亞的所有援助。尼日利亞總統府發言人2日表示,只要國家領土完整得到尊重,尼日利亞將歡迎美國協助打擊伊斯蘭叛亂分子。
在這條長文中,特朗普稱,美國“很可能會‘火力全開’地進入這個如今聲名狼藉的國家,徹底消滅犯下這些可怕暴行的伊斯蘭恐怖分子”。“我在此指示我國戰爭部爲可能的行動做準備,”特朗普寫道,“如果我們發起攻擊,將會快速、猛烈且乾脆,就像那些恐怖暴徒襲擊我們珍愛的基督徒一樣!警告:尼日利亞政府最好迅速行動!”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特朗普言論的截圖,並回復:“是的,先生。”赫格塞思還在自己的社交平臺X上發文稱:“戰爭部正爲行動做準備。要麼尼日利亞政府保護基督徒,要麼我們就消滅犯下這些可怕暴行的伊斯蘭恐怖分子。”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報道,上週五,特朗普已指責尼日利亞侵犯宗教自由,聲稱“基督教在尼日利亞正面臨生存威脅”,並根據《國際宗教自由法》將尼日利亞列爲“特別關注國家”。這一標籤意味着其政府認爲尼日利亞存在或容忍“系統性、持續性、嚴重的宗教自由侵犯行爲”。CNN稱,尼日利亞曾在2020年特朗普首個任期內被列爲“特別關注國”,後在2021年拜登政府時期被移出。
尼日利亞外交部1日發佈聲明否認了特朗普的這一指控,聲明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關於尼基督徒遭大規模殺戮的言論不符合實際情況。在總統蒂努布領導下,尼日利亞始終致力於打擊恐怖主義、促進宗教間和諧並保護所有公民的生命和權利。
路透社稱,在特朗普發出威脅前,尼日利亞總統蒂努布就駁斥了有關尼日利亞宗教不寬容的說法,併爲該國保護宗教自由的努力進行辯護。“將尼日利亞描述爲宗教不寬容的國家,既不符合我們的國家現實,也沒有考慮到政府爲保障所有尼日利亞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所做的持續且真誠的努力。”蒂努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並援引“憲法保障所有信仰的公民權益”這一依據。他還表示,尼日利亞“正與美國政府及國際社會合作,深化在保護所有信仰羣體方面的理解與協作”。
尼日利亞外交部發言人埃比恩法1日重申,尼日利亞保護所有種族、信仰和宗教的公民,“和美國一樣,尼日利亞必須擁抱多樣性,這正是我們的最大優勢。”據尼當地媒體報道,美國一些共和黨人士數週來進行施壓,要求制裁尼日利亞,理由是尼“縱容對基督徒的迫害”,對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等的襲擊應對不力。
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今年以來,蒂努布面臨來自尼日利亞東北部日益加劇的伊斯蘭主義組織叛亂的壓力,其中包括對數十個設防軍營的襲擊。美聯社稱,尼日利亞長期面臨來自多方的威脅,包括極端組織“博科聖地”,該組織試圖推行其對伊斯蘭教法的極端化解讀版本,並將那些被其認爲“不夠穆斯林”的穆斯林作爲攻擊目標。
路透社2日稱,尼日利亞總人口超2.3億,基督徒和穆斯林均遭受過激進伊斯蘭主義者的襲擊。該國的暴力事件由多種因素引發:部分事件帶有宗教動機,且對兩大宗教羣體均造成影響;另有一些源於農牧民對有限資源的爭奪,以及社區和族羣間的緊張關係。儘管基督徒是襲擊目標之一,但分析人士稱,在尼日利亞穆斯林佔多數的北部地區,也是襲擊最頻繁的地區,那裏的襲擊受害者主要是穆斯林。
路透社稱,去年美國從尼日爾撤出約1000名士兵後,其在西非的軍事存在大幅縮減。儘管美國有時會在該地區部署小規模部隊參與軍事演習,但美國在非洲大陸最大的軍事基地位於東非的吉布提,該基地駐紮着5000多名士兵,用於支持該地區的軍事行動。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2日報道稱,儘管人權組織敦促尼日利亞政府採取更多措施解決該國衝突,但專家表示,“基督教種族滅絕”的說法是錯誤的,而且過於簡單化。華盛頓特區外交關係委員會非洲研究高級研究員埃比尼澤·奧巴達雷表示,尼日利亞面臨迫害的人羣“不僅包括基督徒……還有穆斯林、非基督徒、不可知論者等等”。他補充說,美國政府應與尼日利亞當局合作,解決“共同的敵人”。“這正是尼日利亞需要援助,特別是軍事援助的時候,”奧巴達雷說,“錯誤的做法是入侵尼日利亞並凌駕於當局或尼日利亞政府的權力之上。這樣做將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