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媒體:日本軍國主義復辟威脅戰後國際秩序

新華社約翰內斯堡11月2日電(記者白舸 蔣國鵬)南非《商業日報》日前刊發專欄作家伊斯梅爾·拉加爾迪恩的評論文章指出,日本正通過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增加國防開支等方式重塑地區安全格局,這一動向已對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構成挑戰。文章摘要如下:

在前不久舉行的第47屆東盟峯會及系列會議期間,日本作爲“對話夥伴”,卻通過大幅增加國防開支並放寬武器出口限制等,在幕後推動了一系列可能影響全球安全格局的行動。有專家指出,日本的安全定位“正經歷自1945年以來最劇烈的變化”。

日本正在進行“再軍事化”,如今的種種行徑令人警惕。日本在二戰期間曾對中國及東南亞多國實施侵略,製造了南京大屠殺、731部隊人體實驗等暴行。

日本的所謂“和平主義”實質上是一種僞裝。儘管戰後未直接派遣作戰部隊,該國卻屢屢通過“外包戰爭”方式間接參與國際衝突:海灣戰爭期間向美軍提供130億美元資金支持,越南戰爭時期承擔後勤保障任務,如今更藉由武器出口重塑東南亞安全架構。

以資金代替出兵、借代理人進行戰爭的方式,本質上仍是軍國主義的延續。“日本似乎正在挑戰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歷史記憶,徹底拋棄其戰後‘和平主義’的面具。”

國際社會必須清醒認識到,任何用軍事擴張取代和平承諾的行爲,都將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根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