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楊徵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據路透社10月3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0月30日下令美國軍方在中斷33年後立即重啓核武器試驗。此話一出引發巨大輿論反響。《紐約時報》10月30日稱,有批評人士表示,美國重啓核試驗將引發全球軍備競賽。負責美國核武器庫的國家實驗室主任曾多次向國會做證,稱美國無需恢復核爆炸試驗。
據多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0月3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佈,他已下令美軍立即重啓核試驗。“由於其他國家的測試計劃,我已指示戰爭部開始對等測試我們的核武器。相關進程將立即啓動,”特朗普發文稱。特朗普稱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俄羅斯的核武庫規模排名第二,排在第三的中國“在五年之內就可以趕上”。他還稱自己是“別無選擇”才這麼做的。當被問及美國重啓核試驗是否會導致全球安全風險增加時,特朗普回應稱,美國的核武庫“管控良好”,他將“歡迎無核化進程”。他稱,美國正在與俄羅斯討論“無核化”相關問題。路透社稱,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所指的是將由國家核安全局執行的核爆炸測試,還是可攜帶核彈頭導彈的飛行測試。美國副總統萬斯隨即對記者表示,核試驗“很重要”,以確保核武庫“確實能正常運作”。他說:“我們當然知道它現在運作良好,但必須長期保持關注,總統只是想確保我們做到這一點。”他沒有提及“與他國對等”試驗的說法。
美國的新動向立刻引發多方關注。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10月30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近期測試的兩種使用核動力的武器並不構成直接的核試驗。佩斯科夫說:“我們希望相關信息已被正確傳達給特朗普總統……這絕不能被解讀爲核武測試。”佩斯科夫暗示,若特朗普下令進行實彈核試驗,俄羅斯也將採取相應行動。10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切實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義務和“暫停核試驗”承諾,以實際行動維護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體系,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同一天,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社媒平臺發文說:“美國宣佈恢復核試驗是倒退且不負責任的,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嚴重威脅。”“任何國家進行核武器爆炸測試,都將損害全球核不擴散努力,破壞國際和平與安全,”維也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總幹事羅伯特·弗洛伊德表示。聯合國副發言人法爾漢·哈克稱,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多次表示,當前核風險已高得驚人,敦促各國避免一切可能導致誤判或局勢升級、引發“災難性”後果的行動。
事實上,除了國際輿論對美國領導人此番言論持批評態度,美國國內也對此表示質疑。《紐約時報》10月30日稱,特朗普總統週四意外宣佈將重啓核試驗,這讓人聯想到冷戰最黑暗的時期。那是一個充斥着可怕威脅與反威脅的時代,滿是世界末日的陰暗想象,以及“相互確保摧毀”的威懾理論。特朗普的此番言論重啓了國家安全領域的爭論:是否要打破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傳統。美國政府負責核試驗事務的高級官員布蘭登·威廉姆斯在今年4月的聽證會上被直接問及美國是否需要恢復爆炸試驗。“我不建議進行試驗,我認爲我們應依賴科學信息,”威廉姆斯說,他指的是超級計算機建模等收集的數據。但他很快補充道,這一決定“超出了我的職權範圍”。此外,美國軍備控制協會主任達里爾·金博爾表示,美國至少需要36個月時間,才能恢復原內華達州核試驗場的地下封閉核試驗。但他指出:“在技術、軍事或政治方面,美國都沒有恢復核爆炸試驗的理由。”
《紐約時報》稱,在過去25年中,只有一個國家進行過核試驗,其最後一次試驗是在2017年9月。俄羅斯在過去35年中未進行過核試驗,上一次還在蘇聯解體前夕。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大多數國家在1996年簽署了全球範圍內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美國於1945年進行了首次核試驗。據聯合國統計,美國總共進行了1032次核試驗。美國於1996年簽署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但卻從未批准該條約。蘇聯共進行了715次核試驗,最後一次是在1990年。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繼承了前超級大國核武庫的俄羅斯沒有進行過任何核試驗。1996年,俄羅斯簽署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並於2000年批准了該條約。但普京在2023年撤銷了俄羅斯對該條約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