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 王雯雯】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正在韓國舉行。首爾國立大學法學院教授李在敏(Jaemin Lee,音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今年的APEC會議是國際社會評估當前全球貿易狀況、重振多邊主義的關鍵契機。各方將諸多議題擺上檯面,爲國際社會在經貿等領域遇到的問題,探索各種解決方案。
李在敏稱,面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今年的APEC會議也提供了一個反思當前形勢、思考未來方向的重要契機。APEC框架下的非約束性對話機制,並非要徹底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也不追求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成果。他表示,“APEC開放、低調且注重構建共識的方式,正是當前局勢下我們所需要的。或許無法在此次會議上解決所有問題,但今年的APEC會議成爲朝着正確方向邁出第一步的契機。”
APEC會議期間,中、美、韓、日等主要國家之間的互動備受關注。在談及APEC作爲多邊外交平臺的作用時,李在敏表示,“APEC期間舉行的一系列會議都具有重要意義。要知道,APEC的獨特優勢就在於成員經濟體的領導人及商界人士可藉此機會齊聚一堂,坦誠地探討各類具有實際意義的議題。與此同時,中美元首會晤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中美兩國在構建和運行全球經濟體系、在貿易領域應對當前挑戰併發揮領導力作用等方面都扮演着關鍵角色。”
李在敏稱,在全球多重危機疊加的背景下,作爲核心盟友,韓國與美國正在多個領域加強合作。但對韓國而言,中國始終是至關重要的經濟夥伴。中韓作爲鄰國,經濟聯繫緊密、文化紐帶深厚,在經濟、文化、學術領域的交融密不可分。“儘管有時也會面臨挑戰,但我認爲,韓中兩國政府已做好準備,將以促進持續的經濟合作、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式應對這些問題。”
李在敏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明年在中國舉辦的APEC會議,將成爲各成員爲穩定全球貿易體系、重振多邊主義,探索更具體提案的重要場合。如果說今年的APEC會議旨在遏制局勢下滑並實現轉折,那麼明年的APEC會議將推動向前“邁出幾步”。從這個角度而言,2026年的中國APEC會議將成爲發展多邊主義的重要時刻。
今年是中韓建交33週年,李在敏稱,過去33年間,兩國通過密切的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實現共同發展,這一成就令人矚目。“未來兩國可合作的領域之一是‘加強兩國青年一代的交流’,以此增進相互理解。”這位韓國學者表示,“顯而易見,青年一代的觀點與思維方式與老一輩存在差異。鑑於兩國青年將主導韓中關係的未來,我認爲兩國應積極探索加強青年交流與合作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