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倪浩】據彭博社29日報道,加拿大近日牽頭七國集團(G7)成立關鍵礦產生產聯盟,以對抗中國在該市場的主導地位。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30日敦促七國集團停止以“小圈子”規則破壞國際經貿秩序。
報道稱,加拿大在本週多倫多召開的G7能源部長會議上推動成立該聯盟,聲稱要“打破中國的供應控制”,確保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國防工業等領域擁有“更可靠的資源渠道”。加拿大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部長蒂姆·霍奇森表示,該聯盟旨在減少某些國家“出於地緣政治目的對供應的限制”,雖未直接點名,但明顯針對中國。
據報道,G7計劃在本次會議結束前公佈若干合作協議,內容涉及投資稀土礦產項目、簽訂承購合同以及建立國家儲備機制等。加拿大政府稱,此舉將“增強綠色科技和國防供應鏈的安全性”,並通過“股權、債務及價格支持機制”等方式推動相關礦山與加工設施的建設。
然而,G7內部在關鍵礦產政策上並非鐵板一塊。法新社30日報道稱,總部位於華盛頓的“關鍵礦產戰略中心”執行主任阿比蓋爾·亨特認爲,對於現任美國政府來說,對能源轉型的關注度相對較低。此外,美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也可能削弱G7在關鍵礦產問題上的團結。
10月30日,針對G7將成立關鍵礦產生產聯盟,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出口管制體系進行規範和完善,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目的是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我們敦促七國集團切實遵守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停止以‘小圈子’規則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共同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發展。”郭嘉昆說。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10月16日也表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中國政府依法依規完善自身出口管制體系的正常行爲,並非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只要是用於民用用途的、合規的出口申請,都可以獲得批准。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周城雄3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在稀土等關鍵礦產領域取得的產業優勢,是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通過技術創新和經驗積累形成的,這一產業鏈的建立與完善並不是“有錢就能建成”。西方國家試圖用行政手段改變全球產供鏈,不僅不會輕易得逞,反而會扭曲市場規律,擾亂全球產供鏈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