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馮亞仁】“儘管在‘盲目飛行’,美聯儲最終宣佈再次降息。”英國廣播公司30日報道稱,美聯儲當地時間週三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3.75%至4%之間。這是美聯儲繼9月17日降息25個基點後再次降息,也是自2024年9月以來第五次降息。
美聯儲“在霧中駕駛”
據報道,這是美聯儲今年第二次下調利率,旨在防止失業率進一步飆升。同時,這一利率也是近3年來的最低水平。受此影響,美國國債收益率和美元迅速上揚。
在決議公佈前,市場普遍預期12月將迎來第三次連續降息。但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言後,投資者迅速下調了預期。受鮑威爾對12月降息不確定表述的影響,美股當天盤中跳水,收盤僅剩納指小幅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爲,美聯儲可能採取更爲謹慎的立場,因爲經濟正顯現“輕度滯脹”的跡象——通脹高企與就業乏力並存。
然而對於這一決議,美聯儲內部仍存在明顯分歧。“這次降息暴露出決策層在‘應該多大程度繼續刺激經濟’問題上的深刻分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這一爭論使前路更加難以預判。鮑威爾在記者會上承認,在通脹頑固與就業疲軟的雙重壓力下,19名政策制定者對未來利率路徑的意見出現了尖銳分歧。
更復雜的是,這次決議是美聯儲在缺乏整整一個月關鍵數據的情況下制定的。鮑威爾明確表示,如果沒有政府數據,美聯儲無法全面瞭解美國經濟狀況。鮑威爾用一個比喻形容當前的局勢:“當你在霧中駕駛時,會放慢速度。”
關稅通脹“形勢依然不明朗”
“在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美聯儲今年第二次降息。”英國《衛報》報道稱,這一決定對美聯儲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在最近美國政府“停擺”以及新一輪關稅政策實施的背景下,美聯儲利率決議對美國經濟走勢有何影響,備受各方關注。
鮑威爾在演講中提到關稅通脹問題時表示,“形勢依然不明朗。”據CNN報道,美國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儘管新一輪關稅已經生效,但總體通脹並未顯著上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企業消化了部分成本,而未將其完全轉嫁給消費者。鮑威爾對此表示,決策者預計“關稅帶來的額外通脹壓力仍會繼續上升”,因爲這類影響需要時間在生產鏈中逐步傳導,最終影響消費者價格。
鮑威爾重申,美聯儲“有理由相信”關稅引發的通脹將是暫時的。但他也承認,如果政府關門導致原定於11月13日發佈的10月CPI數據無法出爐,這一判斷將更難驗證。同樣受美國政府“停擺”影響,美聯儲青睞的另一項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也未能按時發佈。
美國勞工統計局前委員格羅什在接受《財富》雜誌採訪時表示,“這種情況非常令人擔憂”,並坦言擔心美聯儲是“盲目行事”。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吉姆·裏德也指出:“隨着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五週,經濟學家預計,鮑威爾主席將不再關注經濟數據,而是轉向資產負債表政策、政策框架審查和金融穩定上。”
下一任美聯儲主席或年底公佈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要求“大幅降息”以刺激經濟、降低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並屢次抨擊鮑威爾行動遲緩,甚至試圖罷免另一位現任理事。鮑威爾對此一再強調美聯儲的獨立性。與此同時,美聯儲也在適應新的政治現實:一段時間以來,美聯儲悄然擱置了拜登時期推出的多元化與氣候相關項目,裁員10%,並要求職員全面恢復現場辦公。
隨着鮑威爾任期將至,多方關注美聯儲下一任主席究竟會是誰。綜合多家美媒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目前正主導遴選工作。他透露,截至本週一,名單已縮減至5人,他們來自白宮、美聯儲及私人部門。熟悉內情的人士指出,最終決策掌握在美國總統手中,而討論仍在不斷演變中。
鮑威爾的任期將於明年5月屆滿,預計白宮最早將在12月宣佈繼任人選。CNN認爲,這樣的安排或將造成一種罕見的局面:在接下來的數月中,美國經濟可能出現“兩種聲音”——一種來自仍在任的鮑威爾,另一種來自被提名的美聯儲“影子主席”,兩人對經濟走向的論調或將針鋒相對。
報道進一步指出,無論誰被選中,都必須通過參議院確認程序才能正式出任這一關鍵職務。新任主席將面臨兩難的困境:在美國現任政府的激進經濟政策推動下,美國經濟正同時承受通脹上升與增長放緩的雙重壓力,而美聯儲內部目前對這些政策的影響看法不一,分歧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