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俄羅斯、埃及特派記者 隋鑫 黃培昭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唐陸一】當地時間2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抵達倫敦,出席“志願聯盟”會議。英國首相斯塔默、北約祕書長呂特等出席會議,法國總統馬克龍等通過視頻的方式參會。同日,據美國Axios新聞網記者透露,俄羅斯總統特別代表德米特里耶夫已經抵美,預計將於25日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會面。對此,法新社分析稱,西方正在加大對俄羅斯的施壓。美國政府22日宣佈對俄羅斯最大兩家石油企業實施制裁。23日,歐盟正式通過對俄羅斯第19輪制裁,針對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採取進一步限制措施。俄媒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石油制裁的回應相對“平靜”,但對西方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戰斧”導彈在內的遠程武器劃出“紅線”。俄軍事專家24日稱,俄方可能動用任何武器回應“戰斧”或“金牛座”導彈的攻擊,報復選項不排除核武器。

歐盟“沒錢”援烏
“儘管未能就動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支援烏克蘭達成一致,但歐盟誓言支持烏克蘭。”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由於比利時方面擔心存在法律問題,歐盟成員國未能批准動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爲烏克蘭提供“國防貸款”,這一方案目前被推遲到12月另行討論。據報道,上述俄羅斯資產價值約1400億歐元,目前被凍結在一家位於比利時的清算銀行。
對此,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表示,歐盟“承諾確保在未來兩年滿足烏克蘭緊迫的財政需求”。澤連斯基23日對這一表態表示歡迎,認爲這是對使用俄羅斯資產來援助基輔的“政治支持”信號。據英國《衛報》報道,數週來,澤連斯基一直懇請西方提供更多遠程武器,俄羅斯則警告稱西方如果提供將加劇衝突。日前,烏克蘭使用英法共同研製生產的“風暴之影”導彈成功襲擊俄羅斯布良斯克州的一家化工廠。
BBC稱,斯塔默計劃於24日在倫敦舉行的“志願聯盟”會議上,推動盟友向烏克蘭提供更多遠程導彈。預計斯塔默將宣佈,根據今年3月英烏簽署的16億英鎊協議,英國將提前向烏克蘭交付額外的百餘枚防空導彈。法新社稱,斯塔默希望借美歐相繼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之際,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力,推動其通過談判結束衝突。
美國《紐約時報》24日分析稱,若歐盟無法就啓用被凍結俄羅斯資產達成共識,其23日對烏克蘭作出的資金承諾可能會嚴重拖累各成員國本已捉襟見肘的財政預算。而即便歐盟湊齊資金,俄烏衝突仍然勝負難料。英國卡迪夫大學經濟學高級講師謝爾蓋·波波夫也反問道,制裁真的會對俄羅斯繼續作戰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嗎?
俄方考慮回應措施
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24日表示,俄方正在分析新一輪的對俄製裁措施,俄方不會針對某個國家,是爲了自身國家利益作出回應。就特朗普23日關於新制裁的影響“將在6個月後顯現”的說法,佩斯科夫回應稱,俄方確實將觀察6個月後會發生什麼。
俄羅斯《消息報》24日稱,莫斯科對美方制裁反應相對平靜。此前一天,普京公開表示,美方宣佈制裁是對俄羅斯“不友好的舉動”,這無助於加強剛剛開始恢復的俄美關係。他表示,美國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旨在對俄施壓,但不會對俄羅斯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普京還稱,石油供應大幅下降將推高油價,給美國等國家帶來困擾。
針對烏克蘭可能獲得射程3000公里武器的說法,普京的回應則更爲強硬。普京說,所有關於向基輔提供“戰斧”導彈可能性的討論都是試圖升級局勢。“如果使用此類武器襲擊俄羅斯領土,將招致俄方非常強烈甚至驚人的回應。”
俄羅斯軍事分析專家伊戈爾·科羅特琴科24日稱,若遭“戰斧”或“金牛座”導彈的襲擊,俄羅斯可能會採取任何報復措施選項,在必要時“毫不猶豫地使用核武器”。俄羅斯“軍事評論”網則援引英國、土耳其專家的觀點稱,俄羅斯正在考慮的可能回應之一是採取類似伊朗打擊美軍駐伊拉克軍事基地的行動模式。在“戰斧”導彈襲擊本國領土後,俄羅斯可能會抹去“紅線”,對美國駐歐洲或亞洲的一個或多個軍事基地進行打擊。
歐佩克做好“增產”準備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將目光聚焦在美歐新一輪制裁對全球石油供應和價格的影響。路透社稱,在24日早盤交易中,國際油價有所下跌,部分回吐了前一日漲幅。一名分析師稱:“油價正在趨於平穩,這表明市場押注於局勢將趨於緩和。”
埃及《金融報》24日分析稱,國際能源市場擔憂的核心在於,被制裁的俄羅斯兩家石油巨頭出口量合計佔該國原油出口總量的近50%,這可能導致全球供應緊張。該報分析稱,制裁的效果關鍵在於印度等主要石油進口國的反應。行業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作爲俄羅斯海運石油的最大買家,印度的煉油商將大幅削減其對俄羅斯原油的進口。
面對潛在的供應缺口,以阿拉伯國家爲核心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則表示,已做好增加石油產量的準備。科威特石油大臣塔裏克·魯米23日警告稱,針對俄羅斯能源行業的制裁措施將推高全球油價,爲此歐佩克準備通過“取消減產”來抵消市場上的石油短缺。
事實上,歐佩克自2025年4月起已轉向“增產保份額”的策略。在新一輪對俄製裁消息傳出前,沙特阿拉伯的原油產量已接近每日100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