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頓巴斯”提議遇阻,北約祕書長赴美會談,美俄元首會晤生變引發猜測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隋鑫 環球時報記者 李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潘秉瑜】俄美元首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會晤的前景突然生變。美國總統特朗普21日表示,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原定的會晤計劃被擱置,因爲他不想讓會面“白費”。美聯社稱,特朗普推遲布達佩斯會晤的決定是在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0日通話後做出的。美媒分析稱,會晤被推遲的原因是美俄在俄烏停火上存在“根本性分歧”,特朗普此前主張俄烏應按當前戰線“割裂”頓巴斯地區,劃界停火、各自撤兵,但拉夫羅夫21日表示,“立即停火”主張等同於無視衝突根源,且違背了俄美兩國總統此前達成的共識。法國總統府21日則發表一份多名歐洲領導人關於烏克蘭問題的聯合聲明,稱“強烈支持”美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聲明稱,歐盟還將討論如何利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支持烏克蘭。據英國《獨立報》報道,北約祕書長呂特21日當天抵達美國,計劃與特朗普會面,這是“對美政府的又一次推拉博弈——俄羅斯將其往一個方向拉,而北約和烏克蘭則試圖把它拽回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論稱,就俄烏停火議題,經過一週的激烈爭吵和美方的立場轉變,“一切幾乎沒有改變”。

美俄都作出回應

“我不想舉行一場毫無意義的會面。”就擱置與普京會晤的計劃一事,特朗普21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如是說。“我不想浪費時間,所以我們看看會發生什麼。”特朗普還表示,有關會晤的決定將在未來幾天內作出。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22日回應稱,目前關於美俄總統會晤計劃的停滯需要最高級別的干預,並且這也需要妥善籌備。

自今年1月以來,美國政府對俄烏和談的態度一變再變。CNN稱,特朗普的“失望態度”是近一週來的最新轉折——他先是似乎準備向烏克蘭運送“戰斧”導彈,但在與普京通話後改變主意,接着又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生新的衝突。目前,美方又回到了此前的立場,即要求俄烏立即停火,以當前戰線作爲談判起點。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上述會晤計劃被擱置似乎源於魯比奧與拉夫羅夫20日的通話。通話中,俄方稱不會同意沿當前戰線停火。而拉夫羅夫21日公開表示,俄方堅持俄美總統8月在阿拉斯加會晤中達成的關於烏克蘭問題的立場,俄羅斯仍然致力於與烏克蘭實現持久和平並解決衝突的“根源性問題”。

路透社援引兩名美國官員和一名知情人士的話稱,俄方日前向美方重申關於達成俄烏和平協議的條件,其中部分條件不符合美方立場。俄方重申對烏頓巴斯地區實現全面控制的要求。路透社認爲,這實際上拒絕了美政府提出的“凍結當前戰線”的停火提議。一名美國官員說,俄方還強調,和平協議必須確保不在烏克蘭部署北約部隊。

《華盛頓郵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在特朗普與普京16日的通話中,普京表示願意放棄由俄方控制的扎波羅熱州和赫爾松州部分區域,以換取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完全控制權。部分白宮官員認爲,與8月在阿拉斯加會晤上提出的全面領土訴求相比,俄方最新要求的範圍有所縮小,這被視爲一種進展。但一位歐洲官員稱,烏方不太可能接受“割地換和平”的方案,“這相當於把自己的腿賣出去,卻沒有任何回報”。

根據實時地圖新聞網站Liveuamap的數據,俄羅斯目前控制着約20%的烏克蘭領土,其中包括頓巴斯地區約89%的區域。頓巴斯地區主要包括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是烏克蘭最大的煤炭基地及原蘇聯重要重工業中心。

歐烏制訂12點計劃

對於特朗普與普京會晤計劃被擱置,《獨立報》22日稱,“這讓歐洲領導人鬆了口氣”,因爲他們正試圖讓美國站在自己一邊。包括英國首相斯塔默、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茨在內的多名歐洲領導人21日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明確表示支持美方提出的立即停火、凍結當前戰線作爲談判起點的主張。

然而,據美聯社報道,歐洲領導人長期反對讓烏克蘭“割地換和平”的計劃,且歐洲多國正在研究利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支持烏克蘭,這些領導人計劃於本週晚些時候在歐洲理事會及“志願聯盟”會議框架下繼續磋商,推進相關工作並進一步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持。此外,北約祕書長呂特21日抵達華盛頓,計劃於22日與特朗普舉行會談。一名西方官員透露,呂特將向特朗普闡明歐洲對俄烏停火及和談的立場。美聯社稱,烏克蘭和歐洲領導人試圖讓美國政府站在他們一邊。

CNN稱,在訪美求“戰斧”導彈失敗後,澤連斯基再次轉向歐洲尋求支持。澤連斯基21日表示,烏方已完成與歐洲夥伴的會晤準備工作,並將在本週簽署一項關於防禦能力的新協議。他強調,烏克蘭已準備好結束俄烏衝突。

彭博社稱,歐洲各國正與烏克蘭合作制訂一項12點計劃,旨在促使俄羅斯沿當前戰線停火。根據該計劃,俄烏將立即停火、停止領土推進,併爲遣返被驅逐的烏克蘭兒童、交換戰俘以及就佔領區的治理進行談判鋪平道路。相關談判將由美方主導的“和平委員會”監督。

不過,上述計劃尚未最終確定。據報道,隨着澤連斯基計劃於24日在倫敦與“志願聯盟”相關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其細節可能會發生變化。

另據歐洲新聞電視臺報道,預計歐盟各國領導人還將於23日在歐洲理事會討論如何進一步對俄進行經濟制裁以及使用被凍結俄羅斯資產支持烏克蘭的問題。《獨立報》稱,對於使用俄被凍結資產援助烏克蘭這一做法,一些歐盟國家仍存在合法性及後果的疑慮。

西班牙媒體:烏克蘭不是加沙

西班牙《國家報》分析稱,繼加沙停火第一階段協議達成後,美政府對終結各方衝突的信心倍增,然而“烏克蘭不是加沙”,美方對俄羅斯的影響有限,施壓手段收效甚微。CNN稱,渴望和平遠比實現和平更容易。當前,俄羅斯要求控制頓巴斯的核心立場是烏克蘭“永遠無法接受的”,這也使美政府的斡旋陷入了一個老套的循環中。

與此同時,俄烏戰事持續。《華盛頓郵報》稱,隨着冬天到來,俄烏雙方互相猛攻對方的能源基礎設施。22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證實,其國防部隊已摧毀位於俄羅斯莫爾多瓦共和國的一家軍工廠及俄達吉斯坦共和國的一家煉油廠。前一天晚上,烏軍還對俄羅斯布良斯克一家化工廠進行“大規模空中打擊”。《獨立報》報道稱,烏軍在行動中使用法英聯合制造的“風暴之影”導彈突破了俄方防空系統。不過,俄布良斯克州州長在社交媒體上並未提及化工廠,僅表示俄軍在21日探測並摧毀了57架“敵方無人機”。

澤連斯基22日表示,俄軍過去一夜對烏多地發動襲擊,主要襲擊目標爲烏能源設施。歐洲新聞電視臺22日報道稱,俄羅斯近來發動無人機攻勢時調整了戰術,開始採取“逐區打擊”策略,打擊愈發精準有效,讓烏克蘭防空系統不堪重負。

俄媒稱,拉夫羅夫21日指責歐盟鼓勵烏方“襲擊俄領土上的民用基礎設施和平民”,並表示歐洲推動停火是因爲“他們頭頂的帽子已經燒焦了”。他提到,馬克龍本人表示,停火不應附帶任何先決條件,且誰都不能限制對烏武器供應。“所有人都心領神會他們要求停火是爲了什麼。”拉夫羅夫稱。



Scroll to Top